安徽财经网讯:5月31日下午,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召开“坚持能动履职 依法保护劳动者权益”新闻发布会,通报全省检察机关开展“检察蓝”助力劳动者权益保护专项工作情况,以及安徽工会开展维护职工合法权益工作情况,并发布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典型案例。
近年来,我省检察机关充分发挥检察机关打击、保护、监督、服务等职能作用,依法能动全面履职,精细化、精准化做好劳动者权益保护各项工作,实现了对劳动者权益的全方位司法保护。
我省6年帮助劳动者讨薪近3亿元
近年来,我省坚持从严惩治各类侵犯劳动者权益犯罪。2022年以来,全省检察机关共批捕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罪105人,提起公诉134件;批捕安全生产类犯罪140人,提起公诉407件。办案中,注重落实宽严相济刑事政策,通过认罪认罚从宽制度适用,督促犯罪嫌疑人筹措资金,履行支付欠薪、医疗费等责任。
在依法助力农民工讨薪方面,我省连续6年组织开展“检察蓝”助力根治拖欠农民工工资问题专项行动,综合运用提供法律咨询、协助收集证据、提出支持起诉意见、协调提供法律援助等方式,为农民工维权提供全方位的支持。专项行动开展以来,全省共办理讨薪类民事监督案件4277件,共向人民法院提出支持农民工等劳动者起诉讨薪9849件,涉及金额近3亿元。
此外,充分发挥行政和公益诉讼检察职能,对社会高度关注的性别歧视、生育歧视等职场歧视问题,部署开展行政违法行为专项监督,扎实推进公益诉讼检察,通过检察建议、专题报告等方式,督促相关单位和部门履行监管职责,全省共制发行政和公益诉讼诉前检察建议177件。
我省共发放司法救助金2659万元
近年来,我省检察机关抓实最高检关于安全生产问题“八号检察建议”落实落地。在办理安全生产领域案件时,主动延伸办案职能,以制发检察建议为抓手,为劳动者筑牢职业健康安全防线。法治化推动工伤保险足额缴费工作。省检察院在办理某公司诉县人社局支付保险待遇检察监督案中,发现用人单位未按期缴纳工伤保险费、未严格按照动态实名制管理等问题,牵头与省高院、省人社厅就工伤保险诉讼案件进行专题会商,促成省人社厅出台专门文件统一全省兑付口径,推动类案改判。
积极关注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权益保护。针对新就业形态劳动者“维权难、多头跑”“赢了官司拿不到钱”等问题,我省创新“支持起诉+调解和解+执行监督+司法救助”等办案模式,实行优先办理、“一站式”服务,为新就业形态劳动群体起诉维权提供全方位的帮助。
在畅通维权“绿色通道”方面,开通“12309”劳动维权检察服务热线,创办民声呼应载体,对重大疑难信访案件落实领导包案等制度,对劳动者法治诉求“清单+闭环”解决。还注重将矛盾化解工作点前移,构建“检察和解+”多元化解格局,通过公开听证、释法说理,促成和解,降低维权成本。全省共受理涉劳动者纠纷案件12765件,实质性化解争议3817件。此外,累计开展司法救助3793件,发放司法救助金2659万元,进一步兜牢困难劳动者生活底线。
(记者 章沁园)
热线电话:0551-62620110
举报电话:0551-64376913
举报邮箱:3598612204@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