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星报官方网站
全国数字出版转型示范单位
www.ahcaijing.com
您的位置: 首页 > 24H > 正文

稻虾种养全产业链高质量发展——来安小龙虾“链”上长三角

2024-05-20 10:26:38 来源:市场星报   编辑:胡昊   

市场星报、安徽财经网(www.ahcaijing.com)、掌中安徽讯(吕华 马亚兰 记者 胡昊) 5月19日,第三届滁州·三城龙虾节正式启动,吸引长三角地区近万人前来打卡,感受水乡小镇无处不在的“龙虾元素”。近年来,滁州来安县稳步推进稻虾种养全产业链高质量发展,走出一条“生态优先,科技引领,产业融合”的发展之路。

●湿地水乡龙虾美

“这里的虾又大又肥,并且非常容易上钩。”参加亲子钓虾比赛的南京游客王女士不到半个小时就钓了半桶。她告诉记者,前几天在朋友圈刷到三城镇要举办龙虾节,特地带孩子来参加钓虾比赛,品尝龙虾,享受水乡田园乐趣。

“本次活动以‘品三城龙虾 游湿地水乡’为主题,以文化、创意、体验为定位,通过钓鱼邀请赛、亲子钓虾比赛、趣味‘摸鱼’‘捉泥鳅’等体验活动,让游客感受龙虾节系列活动的趣味性。”该镇副书记李艳介绍。

近年来,“小镇旅游”进入大众视野,已成为现代人旅游清单中的“主打项”。该镇积极抢抓“长三角一体化”机遇,倾力打造“农业+旅游”一体化旅游线路,将“畅游地”变成“常游地”。

●小镇农业活力显

三城镇属于来安县南部圩区,与江苏南京交界,处于长三角前沿地带,清流河、来河穿境而过。这里水量充足、水质良好,素有“湿地水乡”之称,非常适合龙虾养殖。近年来,该镇充分发挥区位、资源、生态等优势,因地制宜推广稻虾轮作养殖业模式。稻虾产业已经成为该镇的主导产业之一,经过多年延链、补链、强链,稻虾产业的附加值进一步提升,产业影响力不断扩大。目前,该镇流转了2021.5公顷土地,发展“稻虾共作”11120亩,大户种植65户,其中最大的种植面积达673亩,龙虾、稻米等农副产品畅销长三角地区。

“现在龙虾不愁销路,从四月份开始,龙虾就开始出售,现在正将迎来龙虾销售旺季,一天能卖出1000多斤。”养殖户刘森林告诉记者,龙虾节不仅提高了三城龙虾的知名度,也为龙虾养殖户打开了销售市场。他养殖了近500亩龙虾,平均每天能销售700多斤龙虾,预计今年光龙虾一项收入就可达50万元。

●融合发展创新高

据了解,龙虾节期间,小镇同时还举办了春影滁韵主题展、草地音乐节、“四季村晚”之夏季村晚、乡厨争霸赛、台钓精英赛、民俗展演、“摇滚之夜”专场演出等8场活动,让市民和游客在享受小龙虾“食”尚盛宴的同时,也享受了一道道文化大餐。

菜品丰富、肉质紧实、格外香辣是消费者品尝三城小龙虾后的共同感受。三城小龙虾美食菜单中,有香辣、蒜蓉、卤味、红糖等多家秘制口味,可为让美食爱好者们实现小龙虾“口味自由”。

5月15日乡厨大赛当天,掂勺、爆炒、焖、蒸、煮、调汁……一口口锅热气腾腾,锅里的食材随着大厨的勺子上下翻滚,在热油的烹炸下滋滋作响,不一会,现场就飘散着让人垂涎欲滴的鲜香滋味。“味道非常好!”现场品尝小龙虾后,来自阜阳的游客刘先生竖起了大拇指。

小龙虾聚人气增活力,更促进了消费。据统计,本次龙虾节客流量超8万人次,小龙虾售出约1.5万公斤,现场销售额达400万元。

“以节为媒,以虾会友。我镇将充分发挥丰富的水资源优势,坚持以虾稻产业为引领,积极发展乡村游,努力实现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该镇党委书记孙安静表示,将全力打造虾稻特色产业集群,把水产品种养殖业与旅游观光、景观建设、生态利用、食用药用及保健等方面相融合,综合应用开发,拓展小龙虾的各类延伸产业,实现稻虾米产加销一体化发展,促进水稻生产从“卖稻谷”向“卖大米”转变。同时,积极开发稻虾旅游,形成钓、购、娱为一体的稻虾观光项目,助力乡村振兴。

凡市场星报、安徽财经网、掌中安徽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于市场星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者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帖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授权的媒体、网站,在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市场星报、安徽财经网或者掌中安徽”,违者本单位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热线电话:0551-62620110
举报电话:0551-64376913
举报邮箱:3598612204@qq.com
分享到:

安徽财经网手机版

市场星报公众微信

市场星报微博

掌中安徽APP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