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星报官方网站
全国数字出版转型示范单位
www.ahcaijing.com
您的位置: 首页 > 24H > 正文

拥抱新技术 瞄准新赛道 慈湖高新区数字赋能高质量发展

2024-05-04 09:15:59 来源:市场星报   编辑:张发平   

市场星报、安徽财经网(www.ahcaijing.com)、掌中安徽讯 (任德玲 邬刚) 日前,走进皓元医药马鞍山产业化基地智慧化的中心控制室,一个集工艺流程调控和车间动态监控于一体的智慧大屏映入眼帘。屏幕上显示着各种机器设备的运行状态,就连车间里屈指可数的人员位移都清晰可见。

皓元医药马鞍山产业化基地中心控制室(刘青元 /图)

“你看!画面中的‘罐状设备’便是反应釜,可用于制造各种化学药品和制剂。我们可以通过系统实时看到每一个反应釜内部的温度、压力等,并远程调节控制阀门,让生产中的药剂自动进入下一个流程。”指着大屏,安徽皓元药业有限公司总经理盛红健形象地介绍道,中控室相当于生产基地的“大脑”,每个车间内抓取画面和数据的“触角”多达上千个。

在盛红健的指引下,记者一行来到了画面中的基地现场一探究竟。刚一迈入厂区,就被眼前的景象所震撼,仿佛置身于管道王国。在占地130多亩的区域内,数百米长、四五层高、大小各异的管廊被架于半空中,实现了中控室、各车间、罐区、动力楼等单元的密闭联通。

图为皓元医药马鞍山产业化基地车间(刘青元 /图)

“这些管廊就相当于生产基地的血液循环和神经系统,内部传输的不仅有生物制药过程中所必需的蒸汽、循环水、乙二醇防冻剂等各类液体,还有强弱电缆和通信光缆。”在盛红健看来,产业化基地正是有了血液循环和神经系统的加持,从而实现了生产流程的“集中管理、分散控制”。

指着厂区入口不远处的平面布置图,盛红健介绍道,作为慈湖高新区重点项目,皓元医药马鞍山产业化基地项目由上市公司上海皓元医药股份有限公司投资建设,是其首个全资自有基地。项目计划总投资7.8亿元,建成后,将依托集团公司在产品研发及服务方面的技术优势,重点进行新优品种的深度开发等。

“项目分两期建设,一期于2020年8月正式动工,计划建设3栋生产车间。目前,1号和5号两个车间均已投产;4号车间正在进行设备安装,预计今年年底前进入生产阶段。项目二期正处于筹备设计阶段,计划建设2栋生产车间。”盛红健表示,项目全部建成投产后,计划可实现年产值近10亿元,可直接带动当地近500人就业。

新质生产力特点是创新。作为关系国计民生、经济发展和国家安全的战略性新兴产业,生物医药是典型的以创新为主导模式的赛道,也是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的重要阵地。从这一角度出发,大力促进生物医药发展,与提升新质生产力密不可分。

慈湖高新区与上海皓元医药的携手并不单单在于产业化基地。2021年1月,由慈湖高新区管委会和上海皓元医药股份有限公司共同建设的马鞍山生物医药公共服务平台正式投入运营。平台位于慈湖高新区宁马科创园,总投资约4000万元,通过引入生物医药高层次人才、整合长三角区域生物医药企业技术资源,建立园区“产业加速器—公共服务平台—成果转化中心”的生物医药循环体系。

“围绕做大做强园区生物医药产业目标,我们正不断依托该公共服务平台优质的技术服务及辐射带动功能,大力招引长三角区域知名医药研发机构及企业入驻转移转化,着重导入医疗器械、医美养护、医养健康等产业。”慈湖高新区科技创新局(投资促进局)副局长李娟介绍,目前,马鞍山生物医药公共服务平台已成功引进10家来自长三角地区的生物医药类企业,2023年实现产值约2亿元、税收近千万元。

【记者手记】

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

地处城北、与宁相邻,从9平方公里的土地上起步创业,到如今的38平方公里发展壮大。一路走来,可以说,一部马鞍山慈湖高新区建设和发展史,浓缩了马鞍山这座工业之城的辉煌、彷徨与奋进。

新质生产力特点是创新,关键在质优,本质是先进生产力。马鞍山慈湖高新区产业集聚、创新活跃,更是制造业数字化转型应用产经最丰富、需求最迫切、应用潜力最大的载体之一。

作为全市经济发展的主战场之一,马鞍山慈湖高新区又将如何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数媒融合采访行动中,我们努力用脚步去丈量、用眼睛去发现、用耳朵去倾听、以笔触去记录。感触最深的莫过于三个方面。

——向“新”而行

作为国家级高新区,园区不断做实做好“高”“新”两篇文章,加快完善园区发展规划,科学合理布局产业项目,依托国家级双创示范基地,深入推进创新创业工程,聚力攻坚创新平台建设,加大创新型企业培育,探索建立“研发飞地”“人才飞地”,加强创新要素汇聚。

——以“质”为胜

发展新质生产力,不仅要谋“新”,更要重“质”。何以重“质”?清晰的产业谋划是关键。在宁马科创园的马鞍山生物医药公共服务平台,我们看到了园区为之努力的身影。依托该公共服务平台优质的技术服务及辐射带动功能,园区正锚定做大做强生物医药产业的目标奋力前行。

——以“产”聚力

转型的过程中,企业则扮演重要角色。一厂看三化,在马钢诚兴,我们看到了产业智能化、绿色化、融合化的轨迹;在圣戈班管道,我们看到了企业自动化、数字化、智能化的蜕变。在慈湖高新区,数字经济不仅是新的经济增长点,也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的支点。

以产业数字化建设为突破口,让数据成为新的生产要素,更好地赋能新质生产力发展。园区不仅是这样想的,更是努力在做。希望在不久的将来,数字将成为园区高质量发展最生动的注脚。 (任德玲 邬刚)

凡市场星报、安徽财经网、掌中安徽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于市场星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者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帖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授权的媒体、网站,在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市场星报、安徽财经网或者掌中安徽”,违者本单位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热线电话:0551-62620110
举报电话:0551-64376913
举报邮箱:3598612204@qq.com
分享到:

安徽财经网手机版

市场星报公众微信

市场星报微博

掌中安徽APP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