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星报官方网站
全国数字出版转型示范单位
www.ahcaijing.com
您的位置: 首页 > 乡村振兴频道 > 乡镇传真 > 正文

六安金安区加快农村黑臭水体治理,助力乡村振兴

2023-10-20 15:39:56 来源:市场星报   编辑:阮怀霞   

为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提高农村水环境质量,推进乡村振兴,该区将农村黑臭水体摆在突出位置,全区合力,上下一心,农村黑臭水体整治工作取得重要进展,有力促进了农村水环境质量改善。

一、加强组织领导

为高标准、高质量组织、协调、实施全区农村黑臭水体治理工作,实现规范化、常态化管理目标,该区由区政府分管负责同志对农村黑臭水体治理实施统一领导、定期调度。同时落实了乡镇的主体责任和各部门的监管职责,形成协同作战、齐抓共管的工作机制。按上级部门要求将农村黑臭水体治理纳入区政府年度工作目标,明确要求治理进度须满足省市要求。

二、再排查、摸清底数

根据六安市环境保护委员会办公室关于印发《六安市农村黑臭水体排查摸底工作方案》的要求,区政府安排区生态环境分局和有关乡镇组织相关技术人员进行再排查、再摸底,该区范围内新排查到农村黑臭水体6处,目前全区共有21处(含)。经深入核查和实地分析,其主要污染成因为:一是内源污染。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农村劳务输出不断增大,原来一年一次的农村当家塘底泥清理基本停滞,造成污泥长期淤积,释放出大量有机污染物;二是养殖污染。农村小型畜禽养殖和散养户治污设施不健全,雨污混流,养殖粪污直排,污染周边水体;三是面源污染。主要是农业种养结构不尽合理,农药、化肥的无序施用,围河、围塘种植现象时有发生,形成农业面源污染;四是生活污染。农村居民长期形成的生活陋习一时难以得到彻底改变,生活垃圾乱扔、生活废水直排和下河洗刷现象难以在短期内得到彻底遏制;五是沟渠堵塞。城郊结合部和农村人口密集地区,存在占用沟渠违章搭建、违规种稙等现象,导致原本畅通的毛细沟渠堵塞严重甚至消失,将活水塘变成死水塘;六是工业污染。在部分工业企业相对集中的地区,还存在企业污水截污不充分,跑冒滴漏等违法排污现象时有发生。通过认真摸排,查清每条黑臭水体污染原因,为治理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三、精准施策抓治理

根据21条农村黑臭水体摸排的成因,科学编制了《金安区农村黑臭水体整治实施方案》,分五个年度实施。2018年该区配合淠史杭总干对杭淠干渠实行整体清淤,另外该区还通过申请600万元生态补偿资金建成了淠杭干渠双墩河截污闸工程,对双墩河污水进行了截污,通过清淤和截污确保了该区市级生态补偿考核断面的出水水质稳定达标。针对该区农村黑臭水体现象,该区认真做好排查工作,分析形成的原因,进一步落实措施,完善整治工作方案,做好截污、清淤工作的同时,充分利用调水、补水、生态修复等措施,做好近期、中远期目标,解决黑臭水体整治问题,确保实现“河畅、水清、堤固、岸绿、景美”的目标任务。

四、持续发力抓治理

针对农村黑臭水体治理任务,区政府要求各责任单位进一步细化了整治清单,明确了整治目标、时间节点、责任单位和具体责任人。要求各乡镇务必根据年度治理计划完成黑臭水体整治任务,并举一反三,对其他水体开展经常性回头看,严防污染反弹,巩固治理成效。

下一步,金安区将持续做好农村黑臭水体长效管理工作,全过程闭环抓好整治,加大巡查监管力度,形成部门强化督导、属地政府抓好落实、社区村委日常监管维护的责任落实机制。同时,及时总结技术经验,培养树立典型,带动面上治理,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周明晨)

凡市场星报、安徽财经网、掌中安徽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于市场星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者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帖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授权的媒体、网站,在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市场星报、安徽财经网或者掌中安徽”,违者本单位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热线电话:0551-62620110
举报电话:0551-64376913
举报邮箱:3598612204@qq.com
分享到:

安徽财经网手机版

市场星报公众微信

市场星报微博

掌中安徽APP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