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星报官方网站
全国数字出版转型示范单位
www.ahcaijing.com
您的位置: 首页 > 乡村振兴频道 > 乡镇传真 > 正文

黄山区耿城镇:深耕法治土壤 助力乡村振兴

2023-09-26 15:15:46 来源:市场星报   编辑:阮怀霞   

近年来,耿城镇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持续加强法治乡村建设,为乡村振兴插上法治翅膀。

加强阵地建设接地气聚人气

耿城镇充分借助广场、公共围墙、长廊、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等载体,开拓法治宣传阵地,在村委会布设法治文化长廊,全方位、多层面宣传涉及群众生活方方面面的法律法规。通过标牌、宣传栏、漫画故事等简单易懂的形式,使法律知识融入群众生活,在潜移默化中增强了群众的法治意识。截至目前,耿城镇共建设法治文化阵地5个,其中占地面积超过5000平方米的法治文化阵地2处,100米法治文化长廊1个,80米法治文化亭一处。村法治宣传栏12个,法治书屋5个,法治学校1个,为广大群众提供了学法好去处。依托耿城镇法律服务站和5个法律服务工作室,为企业提供法律咨询、法律援助、矛盾纠纷调解等“一站式”联动服务,让企业不出园区就能享受到优质高效便捷的法治服务。

花式普法有滋味入人心

良善益寿文化是耿城镇最具代表性的文化形式之一,有着深厚的历史根基和群众基础。耿城镇探索融入式普法新模式,联合“八五”普法讲师团、普法宣传文艺队、司法所工作人员共同研讨法治宣传作品,将法治元素与良善益寿文化进行深度融合创作,常年深入各村组织开展“助力乡村振兴·法治同行”法律宣传活动。活动现场还邀请专业律师设置普法宣传流动工作站,为群众免费进行法律咨询,让群众在家门口享受法治文化盛宴。年均开展“法律八进”等定向普法活动100余场,发放法治宣传折页和法治文创产品1万余册(件),在各村农家书屋设置法治阅读专区,摆放法治书籍500余册。有效运用微信公众号、“腾讯为村”、法治专车开展各类法治宣传、“以案释法”等系列普法活动。紧跟时事热点,常态化进行更新推送。举办线上法律知识有奖竞答活动,让普法贴近群众生活,增加普法趣味性。

拓展培养工程显成效激活力

建立“法律明白人”培养推进机制,将“法律明白人”培训纳入每月的综治例会,开展轮训活动。每年定期举办专题培训,实现镇村组三级培训全覆盖。截至目前,耿城镇共培养“法律明白人”骨干32人,普通“法律明白人”120人, 2023年培训完成人数152人,培训完成率100%。积极发挥“四员”作用,自2020年以来“法律明白人”累计参与法治实践200余人次。

深化依法治理惠民生促和谐

先后成立“老支书”调解室、“正齐”调解室、百姓评理说事点等一批基层治理品牌,让群众在家门口便能享受优质的法治服务,既为群众“减负”,又为社会“释压”,受到群众的广泛认可和赞誉。2021年以来,全镇各调解组织共调解成功各类矛盾纠纷758起,调解成功率达100%,涉及金额5000多万元,涉及人员2000多人。积极推进基层协商民主,对村级重大事项落实“四议两公开”、“一事一议”决策制度。结合乡村实际,发展特色产业,实现了产业发展、观光旅游、生态保护的有机融合。沟村村被评为黄山区“3A”级旅游村庄,城澜村建成2000亩香榧基地,饶村村有超过200亩的黄桃基地。

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等开展丰富多样的普法宣传活动,提升辖区居民尊法、学法、用法、守法意识,形成良好的创建氛围。目前,耿城镇共有3个村被评为省级“民主法治示范村”。(唐德妹)

凡市场星报、安徽财经网、掌中安徽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于市场星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者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帖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授权的媒体、网站,在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市场星报、安徽财经网或者掌中安徽”,违者本单位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热线电话:0551-62620110
举报电话:0551-64376913
举报邮箱:3598612204@qq.com
分享到:

安徽财经网手机版

市场星报公众微信

市场星报微博

掌中安徽APP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