泾县桃花潭镇连虹村,全村面积7.65平方公里,下辖11个村民组,耕地2309.57亩,林地1.6万亩;总户数409户,总人口1241人,其中外出务工人员占比40%,留守儿童有8人。
连虹村儿童主任张翠荣,自担任儿童主任以来,始终牢记使命,亮身份、学先进,开通孩子们的“知音信箱”。做留守儿童的“好妈妈”“好爸爸”“知心朋友”。她宛如孩子们及其家庭的“口、眼、腿”,帮助他们发现问题、表达诉求、解决困难,做到了孩子们的“守护神”。
张翠荣刚担任儿童主任时,她首先深入到每个儿童家庭,进组入户,找村民、邻居了解留守儿童的生活环境,并逐一进行记录,并定期组织开展村内信息排查,及时掌握留守儿童、困境儿童的数量和他们的生活保障问题。制定“一户一策”,经常通过微信和家长沟通,更好地为留守儿童服务。
留守儿童多是以“自理式”“隔代式”“寄居式”三种方式生活。他们之间存在一些相同的特征:学习缺乏辅导和监督、生活缺乏周全的照顾、情感缺乏正确的疏导。针对这种情况,张翠荣实施了互学互助教育,解决了留守儿童学习辅导和监督不力的问题,她首先把学生组织起来,建立学习互助组,让一些品学兼优、认真负责的同学担任每一个学习小组的小组长,每天检查同学的学习和作业情况,自己则负责全盘监督,定期进行常规检查。自连虹村学习互助组开展活动以来,不仅让留守儿童感受到同学之间的友爱、儿童主任的关怀,和谐的学习氛围也减轻了留守学生的学习压力,调动了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增强了学习信心、体会到了与全村同学一起共同学习的幸福,更是体会到“好妈妈”组织的大家庭的温暖!
为解决留守学生的心理和孤独感问题,张翠荣主任还开展“交心互动”活动,她通过开展谈心交流、集体活动等方式引导外,还设立了儿童之家“知音信箱”,让他们把平时不愿直接向别人诉说的话投入信箱,每周开箱,收集各种意见、建议和心里话。属于个别情况和个人隐私问题的就单独疏导或以书面形式答复,对于普遍性问题则给予公开回答。自“知音信箱”设置以来,张翠荣共收到儿童来信37封,其中留守儿童来信就有26封,书面形式回复32封,面谈学生5次。解决了不少留守儿童的问题,留守儿童小宇说:知音信箱为我们倾诉心里话提供了很好的场所,帮助我们解决了许多心理难题,让我们在一个宽松、关爱的环境中快乐成长。
张翠荣多次借助重大活动节会等期间,组织开展关爱儿童系列活动,指导牵手人对留守儿童组织开展了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活动,工作之余还积极学习《未成年人保护法》《家庭教育促进法》《反家庭暴力法》等法律法规和人身安全、少儿保健、健康饮食等相关知识,不断强化法律意识,并在工作运用法律,维护保障未成年人合法权益,促进未成年人健康成长奠定牢固的专业基础。针对暑期农村留守儿童安全管理的严峻形势,张翠荣顶着炎热天气深入到留守儿童家中,向其家长发放“致留守儿童家长的一封信”,确保做到防疫情、防触电、防溺水、防火、防交通事故、防非法侵害等“六防”工作。
为了丰富留守儿童生活,她经常组织学习互助组开展评选先进、有奖竞赛、猜谜语等趣味性活动,并同步做好家校村的沟通,积极搭建爱心桥梁。
张翠荣在尽心做好辖区儿童工作的同时,还积极争取社会对留守儿童给予多方面的支持,形成教育合力。在镇未保站和镇儿童督导员的支持下,联合镇综治、司法、公安、交警等部门开展法制宣传教育活动,多部门的联动工作机制强化了各部门责任意识,不断筑牢“家庭、学校、社会、网络、政府、司法”六道防线,形成了“党政主导、家庭尽责、部门协同、社会参与”的未成年人保护工作合力。
在连虹村有一对留守双胞胎,父母因生活压力外出务工,兄弟俩则由年迈的奶奶一手带大,由于是隔代式教育,兄弟俩的成绩不太理想。上初中时父母将兄弟俩送到寄宿学校,每隔半个月回家一次。儿童主任张翠荣格外关心这对兄弟的学习,2022年7月中国科技大学博士生进村联系儿童,张翠荣立马联系带领那些大学生进到双胞胎兄弟的家中,由这些高学历的哥哥姐姐给这对兄弟带来对学习的热情,并建立了联系帮扶,长期进行学习帮助和心理辅导。
她实实在在地为帮助村里的每一名儿童而尽心尽力,做到家庭、学校、社会齐抓共管,让孩子们健康无忧地成长。她用平日点点滴滴的爱,聚水成海,让每一位儿童都能尽情遨游、健康成长。(刘少敏)
热线电话:0551-62620110
举报电话:0551-64376913
举报邮箱:3598612204@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