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星报官方网站
全国数字出版转型示范单位
www.ahcaijing.com
您的位置: 首页 > 乡村振兴频道 > 乡镇传真 > 正文

黟县碧阳镇:农文旅融合,“融”出乡村振兴好“丰”景

2023-04-15 10:12:31 来源:   编辑:阮怀霞   

近年来,黟县碧阳镇南屏村因地制宜充分挖掘农文旅资源,高质量助推乡村全面振兴。

黟县碧阳镇南屏村位于黟县西南,因村庄背倚犹如屏障的南屏山而得名,是一座有着千年历史的传统古村落,行走在阡陌间,随处能感受到生态、人文的印记。

“农文旅”融合,换发古村生机。走进南屏村,放眼望去,一幅美丽的乡村画卷展现在眼前,道路干净整洁,庭院错落有致,处处展现出盎然生机。据了解,《菊豆》《卧虎藏龙》等多部影片曾在此村拍摄,为打造旅游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文化是乡村旅游的灵魂,充分挖掘研学游项目是助力乡村旅游的重要举措,该村每年通过徽州搞点制作研学体验、草木染研学体验、黑米酒酿造、“打食桃”、“丰收节”农耕文化体验等活动地开展,不仅传播了徽州文化、充实了游客体验,还进一步促进民宿业发展。在南屏,以“游、食、学”为要素的民宿业态也逐步兴起,民宿业主充分利用古建筑、农特产品、徽州文化、节庆活动等资源,开展“游民宿,讲古建”的旅行活动,实现了产业之间的互融共荣,为乡村振兴奠定产业基础。

“三乡人”参与,赋能乡村振兴。人才是第一资源,也是乡村振兴的重要支撑。原乡人长期生活在南屏村,他们有头脑、有技术、有热情,是群众致富引路人,更是乡村振兴发展的生力军,要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让他们融入乡村振兴的共建共享中来。归乡人祖辈生活在南屏,要鼓励一批对这片土地爱得深沉的归乡人才回乡创业,如返乡大学生、外出务工返乡青年、退伍军人等,将家乡的特产、美食、美景、风土人情文化等优势资源充分发掘出来,通过农村电商、农家乐、乡村旅游项目的形式推销出去。新乡人许学超2015年来到南屏,被这里的山水田园风光深深吸引,于是便留下来创办了黄山七约生态有限公司,现如今,该公司已成为碧阳镇龙头企业,累计带动200余户当地居民就业。像许学超这类新乡人南屏还有很多,他们有从事文化创意产业的、民宿产业的、田园旅游观光业的、餐饮服务业的、农田流转种植业的,给南屏村的发展带来了“活水”,更带来了“活力”。

“五微”改造,助力乡村建设。该村大力实施微改造提升、微景区培育、微创意运营、微循环发展、微奉献治理“五微”行动,加强传统村落保护利用,从细微处入手运用乡土工艺修复古道、提升节点,完整保存了古村落的脉络肌理。秉承新旧风貌交相呼应,精致化推进村级闲置资产盘活利用,完善基础设施提升,亮化村庄、美化环境。围绕“田园徽州、村落徽州、烟雨徽州”独特IP,注重在文创上引流,展示浓厚的地方色彩。以“绣花”功夫推进美丽乡村建设,以“景区标准、匠心精神”推进人居环境提升,为乡村振兴擦亮生态宜居、产业兴旺的美丽底色。

“我们村目前在开展基础设施和景区环境提升的同时,进一步做好南屏村叶氏支祠、万松亭、冰凌阁等建筑风貌的保护,吸引众多游客前来打卡。下一步,我们将创新盘活村内闲置民房,利用古村落、南屏晚钟遗址等旅游文化资源增加村民收入,为村集体创收,更好推动乡村振兴。”南屏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程露高兴地说。

现如今,南屏村正借助独具特色的旅游资源优势,不断探索乡村运营发展新模式,走出一条农文旅融合发展新路径,带动村民实现持续增收致富。(余艳婷)

凡市场星报、安徽财经网、掌中安徽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于市场星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者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帖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授权的媒体、网站,在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市场星报、安徽财经网或者掌中安徽”,违者本单位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热线电话:0551-62620110
举报电话:0551-64376913
举报邮箱:3598612204@qq.com
分享到:

安徽财经网手机版

市场星报公众微信

市场星报微博

掌中安徽APP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