泾县蔡村镇为进一步优化农村土地资源配置,发展适度规模农业,结合全镇实际情况,深入推行“143”工作法,助力“小田变大田”改革试点工作提质增效。
成立1个专班,强化顶层设计引领。为顺利推进“小田变大田”改革试点工作,制定了《蔡村镇“小田变大田”改革试点工作实施方案》,成立了以镇党委书记、镇长为双组长,党委副书记为常务副组长,其他党政班子成员为副组长,镇相关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在镇农业农村发展中心,具体负责试点工作的组织协调、督查调度、总结宣传等工作。镇主要领导、分管领导主持召开“小田变大田”改革试点工作推进会5次,深入田间地头调研指导20余次。
推行4项举措,推深做实改革工作。一是做好宣传动员工作。2月份以来,各村结合党建工作品牌“青蓝工程”入村分组召开动员会12次,发放《致村民的一封信》300余份,入户签订土地流转及“小田变大田”工作意见征求书120份。二是做好土地流转工作。配合测绘工作完成登记造册,并利用高清影像图对原始田块位置进行存档。对同意流转的农户签订土地流转合同,并按规定程序进行公示。三是做好施工建设工作。组织施工队进场施工,紧盯施工进度,确保施工质量。目前,全镇已有300亩田块正在施工。四是做好管理运营工作。由村集体经济组织发挥“统”的功能,推进土地集中流转和农业生产托管,鼓励能人大户、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流转土地,实现“小田变大田”、“差田变良田”、“闲田变忙田”。
紧扣3个目标,实现三方合作共赢。一是增加农户租金收入。原先抛荒、闲置的“小田”经过重新整合变成了炙手可热的“大田”,农户通过土地流转获取了一定的租金收入。二是降低种植大户经营成本。通过改革试点,一块块分散的农田形成了片状,不仅使面积变大、沟渠相通,而且为发展规模化、机械化农业奠定了良好基础,大大降低了大户耕作、灌溉等经营成本。三是壮大村集体经济收入。“小田变大田”过程中,增大的田块面积归村集体管理,村级可对新增耕地面积进行合理规划,创造更多土地红利和经济效益。
下一步,蔡村镇将在总结3个村改革试点工作经验的基础上,结合3000亩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全力推进全年“小田变大田”改造提升,积极探索彩色有机稻、油菜等种植,吸引游客观光打卡,促进农旅融合发展,带动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聚力赋能。(黄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