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去年开始就是大旱,今年又一直不下雨。但有淠史杭工程,我一点都不慌,心里有底啊。”安徽省六安市裕安区韩摆渡镇棉场村种粮大户杨庆国激动地说。眼下农田里的水稻秧苗正蓄力生长,杨庆国的300多亩稻田展露出勃勃生机。截至目前,淠史杭灌区940万亩水稻顺利完成栽插。放眼望去,渠道两边绿意盎然,一幅赏心悦目的夏日绿秧图跃然眼前。
供水中的淠河总干渠
夏日绿秧图
加强监测预警 及早动员部署
面对灌区可能出现连续干旱年的不利形势,安徽省淠史杭灌区管理总局(以下简称“淠史杭总局”)增强底线思维,在年初即着手部署抗旱供水准备工作。
在密切关注天气变化的同时,淠史杭总局加强水情、旱情监测,滚动分析,摸清底数,算准水账。从1月开始,每月向灌区各地通报供水形势,并建议各地提前采取措施防范干旱缺水。3月,安徽省水利厅连续两次召开专题会议,分析研判灌区春灌供水形势,提前部署相关工作。淠史杭总局多次召开专题会议,研究防旱抗旱工作、水量调度方案和供水计划,并召开水旱灾害防御工作会议,周密部署抗旱供水等工作。同时,督促各地水利部门加强与农业部门沟通对接,及时调整优化种植结构,科学合理应对干旱风险。
淠史杭总局指导灌区各县区切实加强蓄水保水工作,采取拦、引、提等措施增加灌区蓄水,充分拦蓄当地径流,补充内部塘坝和中小型水库蓄水,加强灌区周边河湖等外水补给水源蓄水保水。面对持续旱情,各县区不等不靠,切实加大投入,加强外水补给站的维护与运行,全力开机引提外水。从3月中旬开始,灌区外水补给站全面开机提水,特别是在具备条件的灌区尾部,建设了临时外水补给站,通过加强渠系之间连通,增加提水能力、提水级数等措施,尽可能扩大已有外水补给工程的供水范围。
越是干旱,农民盼水的心情越是急切。“恨不得那边开闸,这边水就淌到田里。”杨庆国说道。为提高渠道过流能力,灌区各地对渠道进行清淤清障,疏通了“肠梗阻”。同时,全面开展灌前工程检查,加强对在建工程及涉河项目等的监管,限期完成影响渠道输水的问题整改,落实应急防范措施,确保输水通畅和工程安全。
严格计划供水 坚持统一调度
面对旱情,科学制定供水方案,把有限的水资源利用好。
在编制供水方案前,淠史杭总局通过实地调研、研讨会商等多种形式详细了解灌区水源状况、作物种植结构安排和用水需求,科学编制年度供水计划,统筹做好灌区生活、生产和生态等各类水量配置和调度安排,并与各县区签订供用水合同,实行计划供水和合同供水。
在实际调度中,淠史杭总局根据灌区整体旱情和供水形势,进一步优化大型水库供水和各控制点配水调度,加强蓄、引、提综合利用联合调度,严格控制大型水库向具备补水条件的区域供水。督促各县区加大关键期内部蓄水利用力度,对承担生活供水的中小型水库预留一定的生活用水,避免因干旱缺水而造成农村用水紧张。
针对旱情发展,淠史杭总局滚动会商灌区蓄水、来水情况和灌区生产生活用水需求;开展分析评估,动态调整抗旱供水保障方案;分区域、分水源划定供水范围,不断加强水资源科学调配,最大限度发挥有限水源的抗旱效益。
据统计,自5月16日开灌至7月24日,淠史杭灌区已累计从上游六大水库(即佛子岭、磨子潭、白莲崖、响洪甸、梅山、龙河口水库)灌溉引水11.16亿立方米,利用内部蓄水3.8亿立方米,外水补给站提水约3亿立方米,940万亩水稻顺利栽插。2023年以来,累计向六安、合肥等城镇供水3.92亿立方米,充分发挥了灌区工程服务保障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作用。
强化综合保障 提升服务水平
“人跟水走。我们每天都要到沿渠各村查看用水情况,杜绝跑水、漏水、浪费水的情况发生。”淠河总干渠戚家桥管理分局负责人说。
按照“水量包干、流量包段”的严格要求,淠史杭总局不断加强灌区用水管理,控制用水消耗,促进节约用水。强化重要输水渠道定额消耗管理,分渠段确定消耗指标,严格控制上游用水消耗,加强用水督查,开展计量巡测,杜绝跑水漏水现象发生。近年来,淠史杭灌区建设了自动量测水系统,能够对各级渠道用水量进行精准计量,防止水资源浪费。同时,淠史杭总局不断强化抗旱工作责任制。局领导分片包干到各大输水干渠,局直各单位明确具体涵闸、渠段管理技术人员的责任。全局职工积极行动,下地问水服务,上堤查险管闸,确保工程安全运行。
此外,淠史杭总局按照统一调度、分级负责原则,建立用水矛盾协调机制,引导上下游县区协同管水,团结抗旱。淠史杭总局领导班子成员带队深入县区抗旱一线,加强用水指导,督查抗旱措施,强化供水协调,保证了抗旱供水工作平稳有序开展。
目前,淠史杭灌区已进入保收期灌溉供水阶段。淠史杭总局将进一步强化措施,优化供水服务,全力以赴保障灌区粮食丰收。
热线电话:0551-62620110
举报电话:0551-64376913
举报邮箱:3598612204@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