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星报官方网站
全国数字出版转型示范单位
www.ahcaijing.com
您的位置: 首页 > 星评论 > 正文

别再任由垃圾短信给社会“添堵”

2023-04-20 09:20:41 来源:法治日报   编辑:田双   

近日,女演员周娇发布视频称,其孕期及生产后,丈夫多次收到涉黄短信,怀疑个人信息被泄露。一石激起千层浪。不少网友跟评称,自己在妻子孕期注册母婴App后,也曾多次收到此类短信或被月子中心、月嫂公司、摄影公司的短信骚扰。还有网友反映称,在购房、购车之后,个人信息被装修公司、家具卖场、保险公司等获取,然后频繁遭遇垃圾短信。

公众苦垃圾短信久矣。这些密集“轰炸”的垃圾短信,已经严重干扰到了消费者的正常生活,侵犯了用户的生活安宁权。一些垃圾短信,还很难退订,甚至越是想退订越会收到更多的营销短信。

要遏制垃圾短信乱象,需从多方面入手。如监管部门要督促电商平台完善隐私条款,不能让隐私条款变成了“霸王条款”,隐私条款要尊重用户知情权和控制权,保障用户信息安全。另外,对于使用群发软件拨打及群发的骚扰电话、骚扰短信,也需要相关部门能够加强通信资源管理,全面清理这些群发软件。

而对于平台、商家来说,只有尊重消费者权益,采取正规、合法手段进行促销,才能让促销活动真正赢得消费者的青睐。要想到,消费者不堪营销短信、垃圾短信的骚扰,又如何能对平台、商家真正信任?而选择垃圾短信促销还要承担违法违规的风险。所以,利用垃圾短信促销,最终不过是在砸自己的招牌,毁自己的生意。

工信部早在2015年公布的《通信短信息服务管理规定》中指出,未经用户同意或者请求,不得向其发送商业性短信息。民法典也规定:除法律另有规定或者权利人明确同意外,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实施以电话、短信、即时通讯工具、电子邮件、传单等方式侵扰他人的私人生活安宁。个人信息保护法明确,处理个人信息应当取得个人同意。相关法律法规俱在,关键需要相关部门能够严格执行,要形成各方合力,才能根治“狗皮膏药”和“牛皮癣”般的垃圾短信。戴先任

凡市场星报、安徽财经网、掌中安徽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于市场星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者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帖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授权的媒体、网站,在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市场星报、安徽财经网或者掌中安徽”,违者本单位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热线电话:0551-62620110
举报电话:0551-64376913
举报邮箱:3598612204@qq.com
分享到:

安徽财经网手机版

市场星报公众微信

市场星报微博

掌中安徽APP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