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山区龙门乡轮渡村,是一个“宛在水中央”的美丽小村。这个从一穷二白到欣欣向荣的移民后靠村,有着古老的历史和年轻的生命,用创新之笔抒写“靠山吃山、靠水吃水”新华章,逐步走出一条“绿水青山”向“金山银山”转化的绿色发展之路。
移民重建,从无到有。轮渡村在唐代时期称东亭,诗仙李白在《泾溪东亭寄郑少府谔》诗中“我游东亭不见君”之“东亭”就在今天的轮渡村境内。当年的“东亭”虽因为建设太平湖已沉入湖底,但历史不会淹没,同时“东亭”也为现在的轮渡村乡村旅游发展赋与了天然的条件。
上世纪70年代,太平湖建成并开始蓄水,为适应龙门与泾县公路的连接,太平县与泾县共同投资兴建龙门渡至泾县陈村(现桃花潭镇)的龙万公路,并计划在龙门渡设轮渡过太平湖到龙门。大部分生产队移迁龙门轮渡处的山上居住,故以轮渡赋名,沿用至今。
水进人退,新移民在新环境中建设新家园,开启新生活。陆陆续续,这里建起了新房,开垦出了荒山,他们披星戴月,面朝黄土,终于,一垅垅茶苗铺满了山坡。
寒来暑往,秋收冬藏,当初带来的野茶苗,就像火种一般,长成了连绵起伏的梯田茶园。靠着这些茶树,村民们一步步走到了今天。氲氤茶山间的这一湖水也见证着轮渡村的沧海桑田。
向美而行,华丽蝶变。徜徉在今天的轮渡村,仿佛走进了一个世外桃源。鳞次栉比的新居,掩映在一个个精巧别致的微景观内。家家户户、房前屋后的空地改建成了花园、菜地,废弃的“磨盘”镶嵌在水口的连接处,就地取材的鹅卵石被装点成独具特色的围栏,泡泡球灯带、特色打卡相框、高空观景台、观光步道、水上栈道、趣味亲子乐园等,时尚的设计与湖光山色融为一体,铺展开一幅美丽乡村的动人画卷,让人流连忘返。
“然而,几年前村里还是另一幅景象。”轮渡村党支部书记周春林介绍说,轮渡村在2018年整村脱贫后以创建美丽乡村为契机,通过对上争取,整合资金400余万元,对中心村开展环境治理,有序推进农村改厕,修建、新建生态停车场、码头护塝及生态护岸、户外游乐设施,打造网红沙滩、村口景观标识、休闲浮桥等特色节点,初步建成“一步一景”村景相融的景观村。
2021年底,轮渡村顺利通过了省级美丽乡村验收。从省级贫困村到省级美丽乡村,看着村里的变化,周春林感叹再多的苦也值。
家乡的“嬗变”,土生土长的村民孙海霞、孙礼贵姐弟俩最有发言权。2014年,他们创办了全村第一家农家乐,2020年升级改造成“知还云岫”轻奢度假民宿。走进民宿,新中式风格的装饰典雅又有韵味,窗外的湖光山色尽收眼底。孙海霞说:“随着美丽乡村建设,村庄再次得到升级,游客来了愿意留下来,生意自然就跟着火起来。这两年旅游旺季,客满成了常态。”
“这里太美了!当初我就像‘挑媳妇’一样,一眼就相中了这里。”90后山东小伙闫磊第一次来到轮渡村,就再也忘不了那“鸡鸣犬吠炊烟起、湖光山色入画来”的原生态美景。一番考虑后,他决定留下来,创办了望湖·山舍民宿,生意红红火火。
从开始的一家,到民宿抱团发展,“栖云涧”“渔子宿”等一批民宿如雨后春笋般“冒”出来。如今,轮渡村民宿产业集群初具规模,村里共有民宿、农家乐25家。小小的湖畔村落,俨然成为游客眼中的桃花源,曾经的渔村正成为新时代的旅游村。
“青村”轮渡,茶旅富民。茶产业是轮渡的支柱产业,乡村旅游业是轮渡的新兴产业,如何做好二者的融合发展,轮渡村正在一步步破题。
坚持创意赋能,聚焦优质资源,轮渡村积极开展乡村运营机制创新试点,探索成立强村公司,大力发展产业。争取资金260万元,建成轮渡村高质量茶园基地和农产品体验展销中心,推行“农户+基地+公司”模式,主动同黄山毛峰、水工茶叶等精深茶企合作,流转村民撂荒茶园,开发夏秋茶,并创新推出冷泡茶、隐茶杯等“茶叶+”产品,延伸茶产业链和转型升级,同时创意开通黄山区首家农产品自营店,打通优质农特产品出村进市的“最后一公里”,推动茶叶种植、采摘、加工、销售的全产业链发展。
“户外烧烤”“湖畔露营”“山顶宿营”……这是轮渡村丰富旅游产品、推动旅游升级的业态打造。近年来,轮渡村打破传统思维路径,依托优质的生态环境和旅游资源,以“村集体+企业+村民”为抓手,充分发挥村庄内已改造的800多平方的闲置空地,立足自身功能定位和资源禀赋,策划一系列特色活动,探索出集“生态、农旅、休闲”为一体的乡村市场化旅游运营新模式。
每到春日,轮渡村百余亩梯地茶园香气氤氲,四面八方的游客漫步在生态步道,“打卡”美景,体验采茶,品味美食。“这两年,我们引入了茶园观光采摘、露营、烧烤、宿营等新业态,消费场景越来越丰富。”周春林说,“茶文化+旅游"作为轮渡的全新打开方式,使游客身在轮渡就能体验自然与人文完美结合的“茶之旅”。到龙门的游客逐渐增多,以茶促旅,以旅兴茶,当地村民的增收渠道进一步拓宽,茶旅富民目标逐步实现。
轮渡村在发展过程中努力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充分依托独特的生态资源优势,做足茶旅发展文章,纵深推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打造集生产、加工、销售、体验、文化传播于一体的茶产业综合体,推动全村茶产业和生态休闲旅游融合发展,逐步走出一条可持续发展之路。随着明年池黄高铁的开通,区位和交通优势得到凸显,轮渡将奏响“风景这边独好”的乡村振兴时代强音。(张彬)
热线电话:0551-62620110
举报电话:0551-64376913
举报邮箱:3598612204@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