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有空,萧县圣泉镇袁新庄种粮大户郭老郭就去地头转转。刚收完的玉米棒子高高垛起,空气中氤氲着新粮的清香。“今年又是丰收年,咱心里高兴。”在村里生活了几十年,老郭做梦都惦记着这块田、这块地。
今年夏收期间,安徽遭遇连续阴雨天气,影响了全年粮食生产,尤其是小麦。为了应对这种情况,圣泉镇提出,“以秋补夏,最大限度减轻极端天气给全年粮食生产带来的影响”。所以,秋种也变得尤为重要。农技人员对全镇地块全时段进行苗情调查、墒情监测,并进村入户指导农户科学管理田块,为今年秋粮丰收夯实了基础。
南方锈病是玉米生长期面临的另一大挑战。为了有效降低南方锈病对玉米丰产的影响,圣泉镇相关负责人介绍,今年财政投入专项资金,抓住了大户和主体。这些努力有效地降低了南方锈病对全镇玉米整体产量的影响,使其增加了10%以上。
对科技的应用,能够更好的让种植大户感受到力量。从等行种植到实行水肥一体宽窄行种植,再到防患于未然,有农技人员“贴身护航”。这些都让萧县圣泉镇的种植大户逐渐意识到,庄稼并不是简单的“有病吃药”,而需要许多科学的技术手段。老郭的230亩玉米田的亩均实产1098公斤,最终迎来“稳稳的收获”,部分高产地块达到了“吨粮田”的水平。
圣泉镇的种粮大户们对科学种植的感触愈发深刻。杜龙飞就是其中一位“新农人”,他在跟庄稼打了几年交道后,感受到了那些老观念都已经过时了。从品种选择、植株密度、施肥时机等方面,处处都有讲究,一处没跟上都会影响最终产量,容不得马虎。
靠着细心肯学,杜龙飞的种管收全程也实现了机械化。近200亩玉米平均亩产超过1500斤,这被村里的“老把式”们称赞为“懒人模式”。明年合作社计划全面配置滴灌系统,按照农技站的指导进一步调整种植模式,力争产量和收入再上一个台阶。
秋收之后,萧县圣泉镇的种粮大户们开始为明年的丰收做打算。用科技手段来提高产量,萧县圣泉镇的每个农户都有信心在未来的时间里,种出更丰硕的果实。(程通)
热线电话:0551-62620110
举报电话:0551-64376913
举报邮箱:3598612204@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