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黟县柯村镇陆续引进东榕酒店、鑫创光电、安徽天安(黄山)黑猪产业体系项目等项目,落实一二三产融合发展,在实现强镇富民、乡村振兴的新征程上正昂首阔步向前。
2022年,世界农场动物福利协会三星级福利养殖金猪奖、第六批中国传统村落、国家示范家庭农场、第八届华东十大油菜赏花胜地……涉及红色文化、绿色生态、黑色家珍等30余项县级以上荣誉如涓涓细流涌入黟县柯村这片红色热土。
特色资源 独具优势。柯村既是景色怡人的美丽乡村,也是红色革命老区。土地革命斗争时期,这里爆发了声震皖南的柯村暴动,成立了皖南苏维埃政府,建立了革命根据地。红军北上抗日先遣队曾在这里休整,方志敏、刘毓标等曾在这里留下身影和足迹,素有“皖南瑞金”之称。境内红色文化、黑色家珍、金色花海、绿色生态、古色村落相互交融,形成自然人文景观带。柯村深居大山,百转千回,一幢幢高低错落有致的徽派民居在千亩连片花海掩映下,一幅“春居图”豁然出现在眼前。境内有皖南苏维埃政府旧址(柯村暴动纪念馆)、方志敏办公旧址、茅山云海、柯村花海、胡门古树群、箬岭古徽道、东坑古廊亭、孙村漩溪塔、徽池古道等自然风光和人文胜景。
八方汇聚 备受青睐。今年,来柯村摄影、写生创作的大师们愈来愈多了,站在茅山岭观景台,错落有致的油菜花海、云雾缭绕的柯村云海、粉墙黛瓦的徽派建筑、波光粼粼的潺潺溪流构成的优美画卷,让大师们流连忘返,他们或挥笔留下美丽风光、或按下快门捕捉稍纵即逝的瞬间、或航拍留下精彩时光。“柯村的云海较别处有三大不同,一是四面环山、中间平坦,小河贯穿而过,使得这里形成独特气候,特殊云海让人称奇,二是盆地内有云海,盆地外“一干二净”,云海向外溢出,缓缓流动非常美丽,三是柯村云海犹如蚕丝被一般丝滑,还带有点温文尔雅”,来自南京的摄影爱好者王先生向我们介绍到。与此同时,来柯村追寻红色记忆的党员们也络绎不绝,他们高举党旗、胸别党徽向着“皖南红色第一村”前进,在柯村暴动纪念馆门口重温入党誓词、在红军大讲堂内朗诵红色诗篇、在柯村革命历史纪念馆里感悟红色历史、在柯村木子岭烈士陵园前缅怀先烈,一代代共产党人不忘初心、继承先烈遗志,传承红色血脉、赓续红色基因。
文化振兴 注入活力。该镇充分挖掘地方文化节目,培养村级文艺队伍,组建了胡门腰鼓、宝溪地戏、翠林舞龙、东坑舞狮等本土文化项目传承队伍。在今年的油菜花节上,群众表演队员们冒着小雨,个个精神抖擞,热情高涨。依托柯村红色文化,该镇陆续创作了黄梅戏“红军婆-李荣花”、《柯村暴动》连环画,电影《柯村风云》成功首映。同时搭建了红军大讲堂、农民大舞台等文化场地,梳理红色历史故事14个,开发“当一天红军”、“重走红军路”、“五个一”研学课程等特色活动,全方位、多层次开展红色旅游宣传推介,让革命先烈的光辉形象从展馆、史料中“走”出来。“今天重走了红军路,学习了北上抗日先遣队这段峥嵘岁月,品尝了“红军灶”,观看了《红军婆》黄梅戏,李荣花同志为了革命牺牲自我和腹中娃的大无畏精神让我热泪盈眶,深深感受到了当年红军的艰难,中国革命胜利来之不易。”来自外地的游客向我们介绍到。
双招双引 浇灌沃土。引进黄山天悦文化公司,成立“中皖昱翔”柯村旅游产业合作运营平台,坚持从运营角度出发,着眼发展体验性更强的乡村旅游,整合农、文、旅、康养、研学等,发展多种业态,形成爱国主义教育、耕读文化教育、终身生活教育三态融合的良好旅游发展格局。目前“中皖昱翔”子项目之一“华东最大网红火车”正在快速推进,餐饮住宿区建设加速,林下露营地、萌宠乐园、田园大课堂正加紧谋划,旅游市场化运营迈出坚实步伐。引进哼哼达、黑羽红冠、红柯窑等项目,大力推进柯村“五黑”产品向深加工、高价值方向发展。“黑羽红冠”项目投资人张宏健向我们介绍道“黟县有着绝佳的生态资源、黄山黑鸡等特色资源,来黟县投资我们很有信心。”
回看“当红军最光荣”,虽然硝烟已经散去,但红色精神依然在柯村大地上传承延续。(图文/胡利芬)
热线电话:0551-62620110
举报电话:0551-64376913
举报邮箱:3598612204@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