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星报官方网站
全国数字出版转型示范单位
www.ahcaijing.com
您的位置: 首页 > 地市 > 亳州 > 今日关注 > 正文

亳州市:围绕“双碳”目标推进绿色转型,未来年均发电量可达1.3亿度

2023-10-20 14:51:00 来源:市场星报   编辑:刘珍   

我国力争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经过深思熟虑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近年来,亳州市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围绕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任务,着力推进工业绿色低碳转型,取得了明显成效。

据了解,2022年,亳州市市规上工业能源消费量下降0.7%,万元工业增加值能耗下降10.24%,拉动全市单位GDP能耗下降2.1个百分点。万元工业增加值能耗下降分县区看,谯城区下降4.76%,高新区下降18.39%,亳芜园区下降18.08%,涡阳县下降10.72%,蒙城县下降17.03%,利辛县下降4.26%。今年前三季度,该市规上工业综合能源消费量166.6万吨标准煤,万元工业增加值能耗(当量值)同比下降17.36%。规上工业综合能源消费量、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下降幅度均居全省第1位。

节能诊断“把脉”,提出节能改进措施370余项

亳州市落实工信部、省经信厅部署的11家工业企业节能诊断任务,提出11项节能改造建议。市经信局会同县区为105家重点用能企业开展节能诊断服务,提出节能改进措施370余项。根据省经信厅日常节能监察工作有关要求,今年4月23日-25日开展工业节能调研活动。对工业重点用能企业安徽古井贡酒股份有限公司、中煤新集利辛发电有限公司、安徽龙瑞玻璃有限公司、泰山石膏(涡阳)有限公司等7家企业进行了调研。对现场核实的企业2022年度能源利用状况进行了反馈,提出企业节能技术改造的建议。

清洁能源“降碳”,年均发电量可达到1.3亿度

亳州市工业企业分步式光伏电站建成并网101家,并网规模99.83MW,年发电量可达1.2亿度,约减少4万吨标准煤使用量。2023年以来,全市工业企业光伏电站已建成并网52家,并网规模78.81MW,并网风电项目21个,装机规模150万千瓦,约占全省的28%。随着电力需求快速增加,到2025年,亳州市电力需求量将比2022年增加30%以上;另一方面,当地风能、太阳能、生物质、地热资源较丰富,清洁能源的发展能够在充分保障能源供给的同时进一步优化能源结构,极大地降低能耗强度,从而助力“双碳”目标的实现。

此外,亳州市因地制宜推进光伏发电,使用一种称为“自发自用、余电上网”的光伏发电模式。来自亳州市涡阳县的鸿路钢构涡阳盛鸿科技有限公充分利用20万平方米的厂房、办公楼屋顶,建成了一座装机17.5兆瓦的光伏电站,一年下来节约电费230多万元。目前,该公司屋顶分布式光伏发电二期三期项目正在建设中,全部建成之后,年均发电量可达到1.3亿度,基本能满足企业日常用电需求,实现降本增效与节能减排双赢。

绿色制造“转型”,全市创建国家级绿色工厂7家

亳州市酒厂有限公司获批国家级绿色工厂;新增安徽冯了性中药材饮片有限公司、亳州市板桥酒业有限责任公司、安徽瑞虎肥业有限公司等3家企业获批省级绿色工厂;涡阳县盛鸿科技有限公司等13家企业通过市级绿色工厂认定。截止目前,全市创建国家级绿色工厂7家、绿色设计产品11种(个),省级绿色工厂17家,市级绿色工厂22家。

五个一百“集成”,获批省节能环保优质生产企业19家

积极申报全省工业领域节能环保产业“五个一百”推介目录,安徽力能润滑油有限公司等5家企业入选节能环保优质生产企业目录,安徽佳源油脂有限公司“预融破碎一体化工艺生产食用精炼动物油脂关键技术的研发与应用”等2项技术入选节能环保先进技术目录,亳州市捷控智能装备有限责任公司激光切割机等企业的4个产品入选节能环保新产品新装备目录,安徽劲佳包装有限公司高新智能印刷技术应用生产基地建设项目等企业的10个项目进入节能环保重点改造项目目录。截止目前,亳州市获批省节能环保“五个一百”优质生产企业19家、先进技术8项、新产品新装备30个、重点改造项目65个、优质服务机构2家。

“十四五”期间,工业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绿色低碳转型取得显著成效,能源资源利用效率显著提升,初步建成高效、循环、低碳的工业体系。到2025年,亳州市规模以上工业单位增加值能耗较2020年下降15%,单位工业增加值二氧化碳排放较2020年下降18%。

凡市场星报、安徽财经网、掌中安徽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于市场星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者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帖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授权的媒体、网站,在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市场星报、安徽财经网或者掌中安徽”,违者本单位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热线电话:0551-62620110
举报电话:0551-64376913
举报邮箱:3598612204@qq.com
分享到:

安徽财经网手机版

市场星报公众微信

市场星报微博

掌中安徽APP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