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村这块地以前是碱沙地,粮食产量低,也应验了沙地看苗淤土地吃饭那句话,群众增收难。乡里按照县“五彩农业”发展战略要求,紧盯市场发展变化,帮助我们村在保证粮食安全的前提下引进胡萝卜种植,现在俺村产业兴盛了,百姓被带富了,村容村貌也大变样。”日前,萧县石林乡石林村总支书记郑文金高兴地说。
该乡是一个以传统“麦茬玉米、玉米茬麦”为主耕作模式的农业乡镇,在为社会贡献充足的粮食情况下,群众增收难也是摆在乡村两级党组织面前的一个十分急需解决的难题,乡党委政府在守住“粮袋子”主动向“菜篮子”要效益,组织乡村干部开展大讨论。在充分考察论证下决定在石林村率先引进优质胡萝卜种植,将传统的“麦茬玉米、玉米茬麦”的种植模式,改变为“小麦+胡萝卜”的新型种植模式。亩均增收不少于四千元。
积极延伸特色种植产业链,过去一些胡萝卜种植户都是直接将胡萝卜外乡镇市场去卖,附加值低,增收幅度低,针对这种情况乡村两级鼓励支持种植大户上马冷库进行储存,有效避开市场行情低迷期,上马胡萝卜清洗设备,将生产的胡萝卜清洗再加工装箱成产成品,直接销往广州、上海、南京及临近的徐州等城市,实现了从田间到百姓厨房再到百姓的餐桌的嬗变,提升了产品的附加值,吸纳了村内富余劳动力就业,增加了群众的收入。
小瓜蒌成为观光好去处。每年深秋时节在该乡崔各村200余亩的瓜蒌观光种植基内,放眼望去,一个个小圆球状的瓜蒌长势良好,金灿灿甚是喜人,更有一些周末郊游者到园内拍照打卡留影。瓜蒌种植是一个新兴产业,该乡组织乡村人员远赴省内岳西、潜山等地实地考察论证,才决定引进优质瓜蒌种植,据悉,瓜蒌全身都是宝,瓜籽炒制后香脆易嗑,瓜皮可入药,瓜根可做天花粉。预计每亩产值效益不少于八千元。瓜蒌的种植实现了由传统耕作到休闲观光农业种植的转变。
据了解,下一步石林乡将主抓党建示范引领、政策资金扶持、在全乡6个村积极引导群众发展特色种养业,不断壮大村集体经济收入,让群众的腰包鼓起来。(林超)
热线电话:0551-62620110
举报电话:0551-64376913
举报邮箱:3598612204@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