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祁门县祁红乡坚持把做好公益性岗位开发管理作为推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的重要抓手,乡村公益性岗位是解决特殊群体、脱贫户、防贫监测对象就近就地就业的有效抓手,祁红乡坚持“按需设岗、科学开发、人岗匹配”的原则,改变以往的“给钱式”输血为“劳动式”造血,因户制宜,精准施策,为他们量身定制岗位,吸纳他们进入公益性岗位就业,实现就地就近就业和稳定增收的目标,为巩固脱贫攻坚有效衔接乡村振兴提供有力保障。
摸清需求,按需设岗。以村为单位,开展适龄劳动力情况摸底调查。重点关注脱贫人口、农村低保家庭成员、残疾人以及存在返贫致贫风险的乡村就业困难群体。再结合日常工作需要设立相关岗位,按照公益性岗位的聘用条件,帮助就业困难的贫困人口在“家门口”实现就业。
严格管理,动态调整。加强对村公益性岗位人员的日常考勤和考核,由各村委会按月考勤,并分季度、年终进行考核公示,对考核过程中因工作履职不到位以及考核不合格人员及时进行调整。同时,重视日常监管,各村建立公益性岗位人员信息登记台账,不定期开展村公益性岗位摸排、清理、整顿工作,保证在岗人员的真实性。
严格管理,建立机制。在设置岗位、确定人员的同时,同步出台了岗位管理细则,对公益性岗位人员的上岗情况、工作考核和补贴发放等方面进行严格把关,建立乡村考核监督管理体系。各村按协议规定对公益性岗位人员进行日常考核,建立人员动态管理台账,乡级定期汇总、不定期抽查,坚决杜绝虚设岗位、直接领钱的现象。
盘活岗位,保障成效。用活用好公益性岗位,最大限度发挥公益性岗位作用,根据乡实际需要,对公益岗人员职能进行动态调整。保洁员、护林员、护路员等定期开展道路清扫、山林管护、河道巡查等工作,既解决了脱贫户和三类户的稳定就业和持续增收问题,又持续助力农村垃圾治理、厕所革命、“庭院美化”,进一步改善农村人居环境,为建设宜业宜居新农村添砖加瓦。
下一步,祁红乡将持续健全完善监管、激励机制,每年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动态调整,切实把乡村公益性岗位打造成一支立足公益、服务家乡的多面性全能化队伍,为共建美好祁红、推进乡村振兴贡献力量。(陈海珍)
热线电话:0551-62620110
举报电话:0551-64376913
举报邮箱:3598612204@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