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黄山市徽州区岩寺镇紧密结合镇情实际,努力探索具有自身特色的乡村振兴之路,紧紧牵住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这个“牛鼻子”工程,坚持细谋划、抓产业、促改革、勤创新,为从更高水平、更高质量上推进乡村振兴提供了坚实保障。
科学制定规划,谋实发展产业。按照“1个镇级总规划+16个村(社区)专项规划”体系,研究制定《岩寺镇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发展规划》和《岩寺镇“一村一策”产业振兴工作计划》,并从发展路径、扶持政策、项目编报、组织保障、督导考核等方面做出具体要求。加强产业发展服务体系建设,成立镇产业发展服务站及11个村级产业发展服务队,以发展实体产业为重点,镇产业发展服务站每月听取各村产业发展服务队汇报工作进展、存在问题及下一步打算,对于完成产业振兴工作计划进度较慢的村,实行镇村两级共管,由联村片长为主要负责人,每月至少到村指导集体经济发展工作三次,加大监督力度,确保规划落实有切口、有抓手。
全面摸清家底,有序推进改革。2018年以来,全镇扎实推进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全面开展清产核资,摸清村级资产资源,并启动“三变”改革。2019年全镇16个村(社区)全部完成“三变”改革任务,共有2268户农户参与其中,引进经营主体21个,主体投入资金2560万元,村集体资金投资入股2514.41万元,集体或农户利用土地700余亩入股农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截至目前,已有25个“三变”实施项目被纳入黄山市农村改革“三变”项目库,为建立“归属清晰、权责明确、保护严格、流转顺畅”的现代农村集体产权制度初步奠定了基础。
坚持因村制宜,探索有效路径。在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的实践中,镇村两级锐意创新,以各村特色为切入点,探索了不少好的经验做法,如:发展田园综合体的虹光村,探索“旅游+研学+精致农业”的发展道路,流转50亩土地种植“百花一号”金银花,加工销售,开展亲子采摘游;流转140亩土地,种植无公害蔬菜与有机水稻,打造精致农业基地,专供超市售卖。培育壮大物业经济的上街社区,抢抓中心城区旧城改造机遇建设南山保鲜库,利用集体闲置房屋建成南山便民餐厅、颍南幼儿园,惠民的同时提高了集体经济收入,2022年村集体经营性收入161.43万元。
创新帮带模式,融入企业效益。充分发挥“多企帮多村”基础性、导向性作用,深化产业合作的广度和深度,通过特色化、专业化经营,筑牢村企合作共赢的长效机制。如:利用国企运营保障资产效益的石岗村,利用独特红色资源与徽州浪漫红文旅集团合作,形成“政企共济”的推进模式,通过专业化运作,精准有效开展产品设计、市场开拓、客流引入,确保资源资产有效“变现”。聚力打造1个镇级“振兴公司”和16个村级“强村公司”,培养优秀管理人才,鼓励在外民营企业家回乡再创业,吸引各类管理人才、技术人才返乡就业。目前已派遣7名专业技术人员下乡,2名旅外人才参与春节座谈会。
(刘佳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