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星报官方网站
全国数字出版转型示范单位
www.ahcaijing.com
您的位置: 首页 > 地市 > 淮北 > 正文

淮北相山区:擦亮全国文明村镇品牌 绘就乡村振兴美好图景

2023-07-12 17:18:59 来源:市场星报   编辑:志强   

一条条平坦宽阔的道路,一个个整洁的小广场,一处处满满清水的坑塘……走进淮北市相山区渠沟镇徐集村,错落有致的民房、宽阔平坦的马路、干净整洁的农村小院,笑容可掬的村民洋溢着幸福的喜悦,一派祥和美丽的田园好风光展现在眼前。

近年来,渠沟镇徐集村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紧紧围绕乡村振兴,扎实做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移风易俗等工作,持续擦亮全国文明村镇品牌,让农村增“颜值”、提“气质”、升“品质”,不断提升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乡村美景入画来

曾经的徐集村,一个再普通不过的小村落。破败不堪的老房屋,垃圾堆遍地,一些废弃坑塘也早已被生活垃圾所堆满。长期处于脏乱不堪的状态是这个村庄此前的实景。

如今,经过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徐集村实现了“华丽”转身,村民们的日子也是越过越幸福。

整治人居环境 村庄实现“华丽”转身

为了改善村里的环境卫生,徐集村按照村容整洁、人居舒心、规范管理、长效受益的要求对生产生活垃圾进行了全面地清理。成立了由13人组成的专职保洁队伍,实施道路保洁及河面打捞漂浮物的长效管理,签订好承包责任制,做到了垃圾集中倾倒及时清运,达到日日清,清运率100%;大力提倡使用太阳能和液化气等清洁能源,实现严格的环境保护工作责任制;因地制宜修建了硬化水泥路,并将户户通贯彻到底,村民们的出行得到了极大改善;新建了小广场,村民们晚上相聚在一起跳跳广场舞、聊聊家长里短;村民房前屋后闲置地上种植大量果木林和风景观赏林,为美丽乡村留下一抹绿,为生态宜居打下坚实基础。

硬件设施的变化,让村民直观感受到人居环境整治带来的实惠。“比如说我家附近的大池塘,原来只是一个废弃的大坑,堆满了杂物,一下雨污水流的到处都是。到了炎炎夏日,这里又变得臭气熏天,蚊虫更是数不胜数。”在村民徐伟的指引下,记者来到了徐集村二组的一处水塘旁,只见四周垂柳环绕、鲜花盛开,旁边还新建了一个凉亭。“你瞧,村里花大力气对这里进行整治,原来的‘垃圾岗’现在变成了休闲好去处。”

延续人居环境整治成果,不仅要切实解决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还要因地制宜建立健全机制确保长治长效。徐集村建立了“一约四制”长效机制,“一约”即村规民约,“四制”即门前三包制度、日常保洁制度、卫生评比制度和环境卫生收费制度,引导广大村民主动参与人居环境整治工作中,形成工作合力。

“以前‘脏乱差’的村庄,现在是‘洁净美’。在这样的环境里生活,心情舒畅。”谈及村里悄然发生的改变,村民们看在眼里、乐在心头。

小厕所改出大民生

厕所虽小,却是关系民生的大事。

近年来,徐集村改厕工作进行得如火如荼,昔日脏乱的旱厕变成了干净整洁的卫生间,农家院落里也随之刮起了一股文明“新风”。

整齐的瓷砖墙壁,洁白的陶瓷坐便器……日前,当记者来到徐集村村民徐奎的家中时,只见家里改造完的农家厕所干净整洁,没有一点异味。

“过去我家使用露天厕所,一到夏天蚊蝇飞舞,气味熏人。遇到雨雪天气,厕所里都无法下脚。如今,我家用上了水冲厕所,干净卫生,面貌焕然一新。”徐奎高兴地说,“现在环境变了,全家人就主动整理起屋里屋外,咱们也要把家乡的环境卫生搞好,为美丽乡村建设做点力所能及的事。”

“一个土坑两块儿砖,三尺土墙围四边,蚊虫臭味时时有,到了夏天更令人烦。”长久以来,这是部分农村地区旱厕的真实写照。旱厕不仅给村民们的生活带来不便,还严重影响了乡村文明形象。

农村环境“三大革命”打造美丽乡村

在农村环境“三大革命”中,徐集村按照文明、卫生、科学的要求,加快户厕改造力度,对露天粪缸进行整治取缔。新建了卫生户厕,实现粪坑封闭化和三格化无公害处理,改厕率95%以上;新建景观、水冲式无害公厕,方便了群众的生产、生活,自来水安装到户率98%,基本实现水、路、厕全覆盖。

为了把这项民生工程、民心工程办好办扎实,徐集村在改厕过程中坚持统一进料,有效保证货源质量的同时,也可以通过大规模采购降低成本;统一工程标准,有效保证改造后新厕所的建设质量;统一施工队伍,所有村庄厕改工程均实行制定的统一标准,群众不用担心设备和工程质量。

小厕所连着大民生。如今,改厕,改掉了农村长期以来脏、乱、差;改厕,让农民家居环境优美、村容村貌整洁;改厕,改出了农村新风尚,树立了乡村文明新风。

推进移风易俗弘扬文明新风

“这些年,村里的路宽了、环境整洁了、身边亮堂了,更重要的是,吵架拌嘴的少了,互敬互爱的多了,邻里乡亲们关系更好了。”说起村里的变化,村民们止不住夸赞道。

近年来,徐集村通过创建全国文明村镇,因地制宜制定村规民约,扎实推进移风易俗,弘扬文明新风,不断推动农村从“一处美”向“一片美”、从“环境美”向“生活美”、从“外在美”向“内涵美”转变,一股重情轻礼的淳朴民风正扑面而来。

推进移风易俗弘扬文明新风

村里建立红白理事会、禁毒禁赌会、道德评议会、村民议事会,依据实际情况,制定了“四会”章程和执行标准,明确提出“反对陈规陋习,提倡文明生活;反对封建迷信,提倡科学进步;反对大操大办,提倡节俭之风”的号召,迅速在全村掀起一股破旧俗、除陋习、树新风的农村精神文明建设高潮。开展“星级文明户”“美家美院示范户”“好婆婆 好媳妇 好妯娌”评选表彰等活动,营造良好氛围。实施美德积分兑换管理办法,对评选的各类优秀先进典型,按照评选级别给予相应积分,按季分兑换物品,调动村民参与的积极性。

拓展活动平台,全面推进移风易俗。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徐度乐事迹馆、徐集民俗馆、文化墙等阵地,广泛开展农村移风易俗主题宣讲、倡议书宣读等活动。加大崇俭尚德、文明新风的宣传频率,印发群众看得懂、易接受的《移风易俗倡议书》,组织村“两委”人员、网格员深入每家每户走访的同时,加大乡村文明行动宣传力度,广泛动员群众从自身做起,让群众“出门受教育,文明带回家”。(詹岩 陈文骁)

凡市场星报、安徽财经网、掌中安徽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于市场星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者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帖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授权的媒体、网站,在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市场星报、安徽财经网或者掌中安徽”,违者本单位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热线电话:0551-62620110
举报电话:0551-64376913
举报邮箱:3598612204@qq.com
上一篇:千人喝羊汤
下一篇:最后一页
分享到:

安徽财经网手机版

市场星报公众微信

市场星报微博

掌中安徽APP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