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星报官方网站
全国数字出版转型示范单位
www.ahcaijing.com
您的位置: 首页 > 地市 > 合肥 > 正文

牛家剪纸:方寸文亩裁剪万千世界

2023-07-22 15:34:24 来源:市场星报   编辑:殷艳萍   

镂金作胜传荆俗,翦彩为人起晋风。作为中国古老而独特的民间艺术,古往今来,不论是神祠家庙,还是婚丧嫁娶,剪纸的身影无处不在。方寸纸张经过精心裁剪,化作一幅精巧的艺术作品。即便是岁月长河也带不走上品如云,斑驳星点掩不住光彩如昨。

古镇有古艺

在巢湖边的长临河古镇中,老街深处有一家剪纸店。从“梅、兰、竹、菊”四君子到八骏雄风、十二生肖,一幅幅栩栩如生的作品陈列其间。白居易曾写下“疏流似剪纸,决壅同裂帛”,在他看来,疏通河道便如同剪纸一样简单。或许他并未透过窗花的镂空仔细观察过世界,未发现剪纸如同流水般变化万千,方寸间暗藏乾坤。

图为牛家海老人的作品《红楼梦》的一部分 通讯员 杨志远 供图

这家店的店主牛家海老人在14岁时便开始向外祖父学习剪纸,后来的学习、工作生活占据了他太多时间,直到退休后,他才得以重拾爱好,一头扎进剪纸的世界里。如往常一样,已是耄耋之年的他从容不迫地拿出一幅未完成的作品开始裁剪,稳健的双手看不出一丝慌乱,一剪一刻间挑不出半丝错处。不一会儿,一张灵动的虎头剪纸便出现在他的手中。

图为牛家海老人正在裁剪虎头剪纸 通讯员 杨志远 供图

古艺有初心

在色正芒寒的钟馗像下方,是一幅泰坦尼克号经典画面,一众科学家、医护人员的人像剪影间,几幅哪吒的剪影十分吸睛。“这些都是我闲暇时打发时间剪着玩的,主要是不希望手法生疏了。题材嘛,肯定也是要与时俱进的。”不论是花鸟鱼虫还是人像风景,牛家海老人都能手到擒来。目前,他已有多幅作品被肥东县博物馆珍藏,而为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潜心设计剪裁的百余幅剪纸作品,至今仍在全国各地进行展览。

牛家海的女儿说,“这幅作品是花了快两个月才完成的,他坐得住,也闲不下来,换成是我们年轻人肯定坚持不下来。”一幅长达六米的《清明上河图》剪纸耗时四十天,而一幅长达17米、涵盖不同时期的66个毛泽东头像的长卷,更是历时三个月之久,这些呕心沥血之作都是因为牛家海老人的“闲不下来”。

“剪纸分为阴剪与阳剪两种,所有比较细致的、比较精密的,那你必须用刀刻,一般有的小孔,你剪子插进去是不能转的,你比如讲《中华龙》,你用剪子放进去转不回来。”牛家海老人的手指上有着一个被刻刀刺伤后反复结疤形成的老茧。一幅好的作品,除了剪刀,有时还需要使用刻刀,对剪刀完成不了的细节作进一步完善。“剪纸最重要的是构思,那么长的一根线条,一点也不能断,断了就不好看了。”所以,在牛家海老人看来,剪纸是一门考验心性的细活,需要足够的细心和耐心。在创作过程中,裁剪的尺度需要严格把握,稍有差错便会剪断,毁了一幅作品。

古艺有传承

“不是所有人都像我一样拿退休金,他们也要过日子,总不能让他们为了学剪纸就不生活了吧,那不现实。”理想与现实之间往往隔着生活,耗费时间和心血的作品并不是人人都能完成的,因而在提及传承人时,老人表示几位传承人大多有着自己的工作。除了传承人之外,老人也会教小朋友剪纸。每周的固定时间,牛家海老人都会去长临河小学和安师大附属肥东实验学校教授剪纸,他满脸欣慰地拿出手机展示学生们的作品。用红色的卡纸裁剪而成的作品或许略显稚嫩,却饱含了真挚与热爱。

图为牛家海老人正在接受采访 通讯员 杨志远 供图

剪纸虽小,但一剪一刻间方显技艺与初心。“我现在所能做的,就是让剪纸这份技艺在肥东这片土地上一直延续、流传下去,让更多的年轻人爱上剪纸,传承剪纸。”剪纸虽小,但一剪一刻间展现出大世界。(通讯员:郁应灵 杨志远 张程宏)

 

凡市场星报、安徽财经网、掌中安徽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于市场星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者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帖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授权的媒体、网站,在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市场星报、安徽财经网或者掌中安徽”,违者本单位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热线电话:0551-62620110
举报电话:0551-64376913
举报邮箱:3598612204@qq.com
分享到:

安徽财经网手机版

市场星报公众微信

市场星报微博

掌中安徽APP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