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博
您的位置: 首页 > 乡村振兴频道 > 产业振兴 > 正文

黄山区新华乡锚定“一竿竹”以特色产业赋能乡村振兴

2023-03-15 16:28:50 来源:市场星报   编辑:阮怀霞   

近日,黄山市黄山区新华乡(笋)入选第十二批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镇,系全市唯一。一直以来,新华乡致力于发展笋竹特色产业,以小笋竹成就大产业,以产业振兴为抓手,促进乡村全面振兴。

绿色“引”航产业发展。在源头种植上,制定《新华雷笋绿色种植示范和试点工作方案》,推行“支部+协会+基地+农户”绿色种植机制,以支部联系协会,基地试点推广,普及绿色种植,建立高品质雷竹基地3000余亩,推动全乡雷笋品质整体提升。在加工环节上,整合移民、林业等项目资金,先后实施了高盐污水处理、LNG天然气站、冷链仓储等项目,推动竹笋产业链“绿色”增值。在产品升级上,加大低盐无盐食品研发,开发脱水笋干、低盐冷冻绿笋等绿色产品矩阵。

品牌“引”领产业提升。着力在提升地域知名度和产品美誉度上同发力、互促进,在作响雷笋品牌上既有“面子”,更有“里子”。连续八年举办新华雷笋节系列活动,吸引中央、省市媒体相继宣传报道。组建黄山区笋竹产业协会,组织“地理标志产品”“一村一品示范乡(村)”申报。截至目前,企业共注册“绿皖南”“竹尹”等笋产品商标4个、获得国家实用性专利1项,“黄山笋干”入选《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目录》。

人才“引”智产业提质。加大与浙江农林大学等高校的产学研合作,着重从优良品种、笋竹高效基地建设、笋竹质量安全控制等方面进行突破。出台《新华乡培养乡土人才推动乡村振兴工作方案》,对笋竹产业链上的“土专家”“田秀才”进行摸底造册,建立乡土人才资源库。采取“请进来”“走出去”形式,定期邀请杭州地区专家开展雷竹绿色种植、农村电商等方面的技术培训,同时,每年组织一批企业负责人、种植大户赴杭研修考察。

联动“引”擎产业增效。利用“村集体+企业+合作社+农户”的产业合作模式,强化村集体、农户与特色产业的利益联结,共享产业发展成果。近年来,成立笋竹专业合作社5家,产品种植、收购覆盖全区5个乡镇10余个行政村。打造了幅射4个乡镇17个行政村的三丰物流中心,日发货量达1600单。各村联合或独立争取笋竹产业项目5个,带动村集体经济增收50万元以上,吸纳本地就业人员150余人,种植农户人均增收达到3000元以上,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增长贡献率超过10%。(陶玉斌、江靖)

凡市场星报、安徽财经网、掌中安徽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于市场星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者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帖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授权的媒体、网站,在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市场星报、安徽财经网或者掌中安徽”,违者本单位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分享到:

安徽财经网手机版

市场星报公众微信

市场星报微博

掌中安徽APP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