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博
您的位置: 首页 > 乡村振兴频道 > 产业振兴 > 正文

黄山区新华乡:乡村运营执笔绘就振兴新画卷

2023-03-09 09:58:03 来源:市场星报   编辑:阮怀霞   

黄山区新华乡赐田村通过农村运营机制改革创新,把分散的、碎片化的资源整合起来,发挥市场主体、企业主体作用,政府引导、政企协同,以产业为抓手,打通乡村跟外部资源和市场的通道,实现资源变资产、变资本,实现“强村富民”。

资源推介“起笔”定方向。组织人员对现有存量闲置资产、资源全面进行调查、摸底、评估,盘活村级闲置资产资源。引进市信投集团对乡域内荒山、水塘、闲置农宅等“沉睡资源”进行全面梳理,将多处闲置房产纳入到乡振兴公司资源库,寻求第三方运营方合作。通过村村共建、项目联建,有效构建了“产业+企业+村集体+农户”利益共享机制,激活市场主体活力,促进村集体经济增收,带动村民致富。黄山信投集团联动阿里拍卖平台开展了黄山区首次闲置农房使用权竞拍直播,对4栋闲置房屋进行了网上拍卖,吸引2万余人次参与。

项目推进“落笔”夯基础。谋划实施乡村运营项目11个,投资1820万元,其中村庄规划编制项目1个,农村基础设施项目2个,人居环境整治项目3个,产业发展项目5个。通过对上争取,收购闲置地块25亩,满足了两家企业生产用地需求。整合美丽乡村、乡村衔接、亚行等项目资金1500余万元重点改造沧溪店街中心村,完成了1600米X075县道拓宽、黑化,新建1200平方米人行道,完成污水管网及末端建设和中心村弱电线路下地,村容村貌大幅提升。同时,引进“玉见沧溪”“从筑文旅”等产业运营实体,大力推进村落景区市场化运营。

产业运营“运笔”强引擎。大力推进笋竹产业快速发展,笋竹产业上,形成了竹笋种植、加工、销售(线上、线下)比较完整的产业体系,引进了生产竹拉丝的竹制品加工、竹炭加工等产业衍生企业,修建速冻加工厂,开发脱水笋干、低盐冷冻绿笋等绿色产品矩阵,形成了产业链条优势互补、良性循环。创新“乡镇统筹、村村联建、村企合作、共同受益”的组团发展模式,构建“产业+企业+村集体+合作社+农户”的利益联结机制,争取产业项目105万元,入股村村联建鲜储中心项目,实现占股15%,每年给村集体带来5.25万元收益。争取产业项目250万元收购千峰竹业地块返租给企业使用,每年给村集体带来10万元收益。吸纳本地就业100余人,实现人均增收30000元以上。

环境整治“收笔”展画卷。结合赐田村店街省级美丽乡村建设,开展村庄清洁春冬季战役的同时,对照十项建设任务,充分发挥农民群众的主体作用,下大力气推进“脏乱差”问题的整治共拆除余房、乱搭乱建700余㎡,清理沟渠3000余米,整治乱批乱挂30余处,完成了全域弱线下地和污水管网升级改造,完成112户改厕,清理建筑等陈余垃圾1000余吨。(陶玉斌、江靖)

凡市场星报、安徽财经网、掌中安徽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于市场星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者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帖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授权的媒体、网站,在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市场星报、安徽财经网或者掌中安徽”,违者本单位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分享到:

安徽财经网手机版

市场星报公众微信

市场星报微博

掌中安徽APP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