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星报、安徽财经网(www.ahcaijing.com)、掌中安徽讯(曹继伟 张瑞亮 记者 胡昊) 今年以来,滁州市凤阳县大溪河镇聚焦基层社会治理,整合资源,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引导各村(社区)老支书、老干部、老党员、老教师发挥政治、经验和威望优势,组建“银发”调解团,为全镇信访调解工作赋能,探索工作新举措,打造矛盾纠纷及信访诉求化解“解忧铺”,有效助力基层社会治理水平提升。
群众基础强,擦亮“预判”招牌。该镇依靠着银发调解团成员,充分发挥他们和群众打交道接触多、人员熟,看到的多、听到的多,掌握第一手信息的优势。重点攻坚婚姻家庭纠纷、邻里纠纷、土地纠纷等,充实了基层调委会调解力量,助力基层和谐稳定。在信访工作上坚持防于未然、止于开端,瞄准问题的“苗头”。对待出现的矛盾纠纷,坚持防患于小和早,真正从源头上减少了信访问题。
政策讲解全,擦亮“宣传”招牌。“银发”调解团文化水平高、生活阅历丰富、接地气,既能对政策理解透彻,也具有高水平的转化能力,善于将冰冷的“方块字”翻译为通俗易懂的“家常话”。“银发”调解团用“白话”将政策宣传到户,做好群众的思想教育工作,他们还能举一反三令群众“服气”。除了过硬的政策细则解读能力,还擅长发现群众来访背后的难言之隐,以合理合法的途径帮助其渡过难关,扶危济困,赢得群众信任。“银发”调解团成为“行走的宣传栏”,随时可以咨询且具有说服力的解读,让群众心服口服,为基层宣传工作赋能,为乡村建设发挥力量。
调解传帮带,擦亮“专业”招牌。依托“银发”调解团从实践中总结出的工作方法,“现场调解、上门调解、预约调解”的工作模式,在调解过程中根据各村(社区)的不同特点,有的放矢。为培养壮大调解队伍,避免基层调解人员“青黄不接”。调解团因材施教,以案释法,帮助10余名青年调解员在实践中快速成长,成为该镇调解工作中的“生力军”。
热线电话:0551-62620110
举报电话:0551-64376913
举报邮箱:3598612204@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