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节前夕,在安徽省全椒县第四中学校园内矗立的“救人小英雄”邰燕胜烈士铜像前,孩子们为烈士铜像系上红领巾、敬献献花,重温入队入团誓词,表达对烈士的缅怀和崇敬之情。在第十批在韩中国人民志愿军烈士遗骸迎回安葬之际,全椒县第八中学校园里喻高峰烈士塑像前,八中学子为烈士献上花篮……在全椒县的校园里,椒陵英烈留下了多处足迹,以椒陵英烈精神为代表的红色文化,是全椒宝贵的红色“传家宝”,也是哺育青少年成长成才的精神食粮。近年来,全椒县把英烈精神等红色火种广泛播撒在椒陵的中小学校园,让红色基因代代相传。
追求卓越、勇攀高峰
“经过国庆阅兵的洗礼,我已经成长为一名王牌飞行学员,成为一名真正的军人。特向您报喜,向母校报喜,向关心我的所有人报喜……”在全椒县第八中学校史馆内,一封来自21年前的红色明信片珍藏于此。
珍藏这封明信片的是烈士喻高峰的班主任老师李晓阳,“为了感谢师恩和母校,喻高峰在考上空军长春飞行学院训练期间一直都给我写信和寄明信片,他是我的优秀学生,是我们学校的骄傲,他实现了自己的梦想,只是时间太短。”椒陵英烈中的大部分人都属于“天之骄子”。2009年2月22日,喻高峰驾驶的飞机在训练中发生故障,眼看就要撞向地面的村庄,为了保护地面老百姓的生命财产安全,他拼了命地操控飞机飞向无人区,成功避开了村庄。然而,这也让喻高峰错过了最佳的跳伞时机,壮烈牺牲。
“信仰是一盏指路明灯,照亮孩子们前行方向;信仰是一团燃烧火焰,激励学子们发奋图强……”今年8月12日,喻高峰烈士塑像落成揭幕仪式在第八中学举行,县人武部、退役军人事务局、教体局、第八中学等相关部门负责人,烈士亲属及生前同学好友、第八中学部分师生代表、军训教官代表等200余人参加了揭幕仪式。2022年以来,该校以“攀登品格高峰,攀登学业高峰,攀登事业高峰,攀登人生高峰”为主题开展了一系列活动,将每年的2月22日设立为该校喻高峰烈士纪念日,成立了以英烈命名的“喻高峰志愿服务队”和“喻高峰烈士事迹宣讲团”。
李晓阳珍藏的喻高峰烈士书信、名片,只是全椒县退役军人事务系统深入挖掘的英雄烈士故事中的一个片段。
讲好英烈故事,让英烈精神绽放光芒。2023年9月,全椒县退役军人事务局联合县人武部、县教体局开展“红润椒陵——赓续荣光·点燃青春志”国防教育报告会,邀请烈士亲属、参战老兵讲述英烈生前故事,在全县各机关、学校、企业等场所进行巡回宣讲。通过“线上直播+线下宣讲”的形式,吸引了1万人次参加。
树四平,涂四色
全椒第四中学早在2018年就与周岗烈士陵园签订了《缅怀烈士邰燕胜—争做优秀南中人》小学生品格教育系列课程合作协议。几年来,这一课程已经成为学校学生校本必修课。每到清明节、9.30公祭日,南屏中学全体师生就会齐聚校园文化广场,隆重举行祭扫仪式,深切缅怀南中学子、革命烈士邰燕胜,感受信仰的力量。每位学生还要完成《信仰的力量——我讲英烈故事给你听》课题,在当日晨会期间展示学习研究成果。校长钱正龙说:“通过学习研究,孩子们对邰燕胜英烈事迹有了深入了解,能结合当下的学习认真理解信仰的力量,并能在学习生活中传承邰燕胜英烈精神,兢兢业业工作,认认真真学习,争做优秀南中人,为南中发展贡献力量。”
一直以来,全椒第四中学坚持“树四品,涂四色”,办人民满意的教育。红色,是四中教育的基色之一。四中人在常态化的红色教育之外,充分挖掘校本资源,大力推进党史学习教育,积极发扬先锋模范的引领作用,并将学习和实践充分结合,采取多重举措,传承红色基因。打造党史教育实践馆,常态化开展教育活动;创建“邰燕胜”中队,树立先进典型;走进革命故地,缅怀英雄烈士;红色广播宣传,加强思想引领等等。这些都是第四中学致力传承红色基因的实际行动。
如今,在全椒县的中小学校园,各种传承红色文化的活动层出不穷,有声有色。如各公办幼儿园党支部将红色革命教育与幼儿延时服务紧密结合起来,开办“幼儿党史学习教育馆”、搭建红色教育平台、自制英烈绘本、开展红色主题游戏。全椒县新锐古河中学每年举行“感恩思源,缅怀先烈”主题徒步祭扫活动,全体师生徒步12.35公里前往西王镇隆兴烈士陵园开展祭扫。全椒周岗小学赓续接替开展“守护英烈、认亲祭扫,让烈士不再孤单”常态化红色守护行动。
纪念碑下的思政课,点燃少年爱国情
周岗烈士陵园位于全椒县石沛镇境内,是省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每到清明节、“七一”等时间节点,唐先义的身影总是准时出现在这里。唐先义今年89岁,自幼随父亲参加革命,此后又奔赴朝鲜战场。复员后的50多年来,他总会从滁城骑自行车到几十公里外的周岗烈士陵园,为前去瞻仰的青少年学生讲解过革命历史。
“讲解革命历史是为了让现在的孩子们珍惜来之不易的幸福。我今年89岁,如果身体允许,我想一直讲下去,让大家记住这段历史,把革命精神传承下去。”跟唐先义一样,现如今很多抗战老兵主动走进烈士陵园,义务担当讲解员,作为这段革命历史的传承者和守护者,他们继续在家乡这片热土上发挥余热,用爱国主义教育涵养中小学生的品德与情怀,融入“浸润式”思政教育手段,让红色精神在椒陵大地上代代相传。
全椒县退役军人事务局党组书记、局长吴俊认为,椒陵英烈精神进校园,很重要的一个问题是践行问题。“要创新教学理念和方式,在教学过程中,要着重把受众的情感、感受和红色文化知识教学融合在一起,比如现场教学、体验教学、情境教学、案例教学、访谈教学等,让学生情感受到冲击、心灵受到震撼、思想得到升华。”
为了促进英烈精神融入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2023年,全椒县退役军人事务局联合县教体局制定印发《关于加强全县各级各类学校爱国主义教育传承英烈文化的指导意见》,将爱国主义作为思想政治课堂教学的重要内容,探索和实施中小学生“第二课堂活力思政”工程,“烈士纪念碑下的思政课”是其现场教学系列活动之一。活动重在让中小学生在研学实践、主题活动中感受革命光荣历史,促进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现在全椒英烈思政教育已实现课堂内外双向推进的新融合。课堂外,英烈思政课教学与学生社会实践、理论宣讲、志愿服务、社会调研等活动有机结合,增强学生直接体验和切身感悟;课堂内,把真实案例与场景搬到课堂,提高学生思政课的亲近感、获得感。
(作者:王乃云、刘金红 曹文江)
热线电话:0551-62620110
举报电话:0551-64376913
举报邮箱:3598612204@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