池州市石台县七井山平均海拔800米,2023年农业收入达6000万元,农业产业项目有高山钢架大棚辣椒、茶叶、中药材等。在这里,池州市政协委员潘平鑫已坚守了38年。
“我是1986年7月毕业于宿县农校,服从组织分配,从歙县来到原七井乡农技站从事基层农业技术推广工作。”30多年来,潘平鑫见证并积极参与了七井山区人民脱贫致富的发展进程。
80年代末,潘平鑫在七井山积极推广杂交水稻1200亩,单产 1000余斤,使七井人民实现了粮食自给。90年代末配合地方政府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积极开展高山蔬菜品种试验示范推广工作,1997年高山辣椒大田露天种植面积达4000亩,创造了2000余万元的可观产值。
20世纪初,潘平鑫积极推广高产茶园生产管理模式,七井山茶叶产值得到了极大提高,由原来的年产值250万元提高到近600万元。
七井山地区农业发展的变化,潘平鑫和山上村民一样历历在目。“就拿辣椒来说,七年前,农民也种过,都是露天种植,如果成熟季遇上雨天,椒农损失就很惨重。是池州市政协的持续推动,保持了钢架大棚奖补政策的连续性,农业部门推广钢架大棚避雨种植并予以落实补助,鼓励椒农发展,才让辣椒成为今天七井山地区居民富裕的主导产业。”潘平鑫说。
村民的底气,来自于池州市政协连续多年围绕高山辣椒产业发展深耕细作,持续建言。从2018年开始,该市政协每年在辣椒上市期间,组织专班深入七井山地区访大户、进基地、研市场,连续4年向市委、市政府提出接地气、察民情、聚民智的《池州政协信息专报》,市委、市政府领导高度重视,对高山蔬菜产业发展一以贯之支持,石台县每年整合1000万涉农资金持续精准扶持,七井地区老百姓组建七井高山蔬菜产业协会,自我发展内生动力强,勤劳致富拼出了好日子。
参加工作以来,潘平鑫始终做好本专业(畜牧兽医)技术服务工作,农户猪、牛发病,坚持随叫随到,夜间出诊是常有的事。1990年盛夏,为治愈一头大病牛,他曾在农户牛栏内为牛输液十余天,直到病愈。数年来,经潘平鑫治愈的猪、牛病例近万例。
作为一位农业阵线的“老兵”,潘平鑫还是市政协委员。担子更重,他却从不推脱:“希望通过调查研究实践和我的专业能力,能让七井山发展得更好,老百姓日子更上一层楼。” ( 袁鑫)
热线电话:0551-62620110
举报电话:0551-64376913
举报邮箱:3598612204@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