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星报官方网站
全国数字出版转型示范单位
www.ahcaijing.com
您的位置: 首页 > 地市 > 池州 > 正文

安全村产业发展典型案例

2023-12-01 10:45:26 来源:市场星报   编辑:yuanxin   

池州市东至县大渡口镇副镇长、安全村第一书记、驻村工作队队长 陶懋

【开展背景】

安全村位于池州市东至县大渡口镇西部,G206国道沿村而过,全村人口2334人。2014年,安全村集体经济收入仅为5500元,为国家级贫困村。为走出困局,村“两委”立足本村实际,多元化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带动脱贫户就业增收。2018年,村“两委”谋划发展蔬果产业。此后连续三年,累计投入资金110万元,建成了占地150亩,钢架大棚70余组的蔬果种植基地。当前蔬菜大棚基地年产值近300万元,实现村集体每年增收11万元,带动周边30余人务工增收。全村建档立卡贫困户67户158人全部实现高标准脱贫。2021年6月,驻安全村工作队积极谋划推动产业提质增效,在镇党委、政府的坚强领导下,立足现有优质基础,经过充分论证调研,以本地资源与社会资本、特色产业与美丽乡村、产业基地与乡村振兴“三个结合”的思路,指导协同村“两委”大力发展辣椒种植,2021年,安全村集体经济收入达34万元,并荣获“安徽省脱贫攻坚先进集体”称号。2022年,安全村集体经济收入达89.5万元,已成为大渡口镇三大特色主导产业村之一。

【主要做法】

(一)因地制宜明晰发展思路。池州市东至县大渡口镇地处圩区,地势平坦、土地肥沃,有着悠久蔬菜种植的传统,但农业种植规模化、产业化、品牌化程度较低,农产品效益低下。驻村工作队经深入走访调研,确定以“三个结合”为思路,以蔬菜种植为主导产业,以安全村为中心,助力将大渡口镇打造成长三角有影响力的特色农产品生产基地。一是引导社会资本与本地资源相结合。引导社会资本投入农业农村不仅为解决农产品生产过程中存在的资金周转速度缓慢、季节性波动大、农业资金收入不稳定,资金利润率低等问题提供了新思路;还将有助于解决农业资源“碎片化”,管理粗放等问题,进一步打破生产要素相对短缺的局面,从而提高农业整体生产效率。二是打造产业基地与乡村振兴相结合。安全村拥有300亩蔬菜种植大棚,农业种植基础性好,土地开发连接成片,同时以安全村为核心的西部片区临靠206国道,水系充足,交通便捷,建设农业生产基地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通过加快建设农业生产基地,将逐步推动农业生产规模化、产业化,进一步提高产品附加值,强化农产品抵抗风险的能力,打造出有特点、叫得响的农业新品牌。三是推动特色产业与美丽乡村相结合。实施美丽乡村建设,有利于完善公共基础设施。显著改善农村路网状况和村民出行条件,解决制约农村经济发展的交通运输难题,提升基础设施对乡村振兴的保障能力。安全村系2021年美丽乡村建设示范点,已完成中心村9.59公顷地块改造提升,新建公厕、村标、乡村舞台及仿古凉亭等,并对河道清淤建设生态护坡。近年来改造户厕347户、将中心村周边190户污水纳入集中处理,建设闸站3座、硬化道路13公里、实施道路亮化17公里。基础设施完善,周边有大同中学、安全小学等,流动人口较多,可探索“农旅”、“农教”融合发展。

(二)积极对接引入优质项目。2021年底,经镇党委、政府、县农委及相关县直部门介绍并多方考虑,引入安徽省徽黔红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建设并发展辣椒种植产业。一是精准研判,剖析前景。徽黔红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种植经验丰富,在龙泉镇等兄弟乡镇有诸多种植基地;同时辣椒种植前景广阔,近三年来我国辣椒行业市场规模呈现出持续上涨态势,产品毛利率较高,价格稳定,加之该公司拥有无土漂盘育苗、机械化旋耕起垄覆膜、水肥一体化及测土配方等“两强”优势必将推动辣椒生产种植更加高效。二是以点带面,抱团发展。将安全村大棚蔬菜为试点,逐步辐射带动周边大同村、新丰村、杨墩村同频共振,投入300万资金,打造大渡口镇第一个600亩辣椒产业基地(其中安全村辣椒种植面积410亩),引入香辣小皱皮、中华神剑、余干椒、美人椒、泰国正椒809等32个优良品种落户。

(三)创新探索新型经营模式。采取“党组织+项目+基地”的运作模式,进一步用活资源、融活资本、盘活资产,村党组织负责流转土地、提供劳务,企业投入资金建设项目基地并运营,销售收入按照各环节予以分成。一是土地流转让广大农户得以受益。安全村辣椒种植面积410亩,其中企业投资360亩,其余50亩作为村集体持有,按照400元/亩的土地流转价格,可带动农户增收16.5万元。二是标准化种植让辣椒更具市场竞争力。企业对辣椒种植、管理、加工、销售提供全流程的技术支持,实行“统一供苗、统一供膜、统一规范化标准栽培技术、统一病虫害综合防治”的“四个统一”管理模式,全力保障辣椒品质,完善全产业链条。投资建成100亩全程数字化技术育秧基地,年育苗能力3万亩以上,大力实施“两强一增”行动计划,采取机械化耕作,亩产二荆条5000公斤、艳椒2500公斤,同时为配合辣椒种植基地需求和产业链延伸需要,结合扶贫项目多渠道整合资金250万元,新建2000平方米辣椒烘干车间及仓储库,积极推动辣椒产业转型升级、深耕辣椒粉、辣椒片、干辣椒产品加工,辣椒加工日产量达25吨。三是多元化生产激发基地发展潜力。除辣椒生产期外,基地还将种植白菜、西红柿、草莓等蔬果,最大程度上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充分发挥大棚蔬菜优势,建设农业采摘园、农事体验中心,逐步形成农耕体验与观光休闲的多元业态,推动农业生产、生活和生态功能综合开发。四是“订单农业”兜底农户收益。与贵州老干妈、贵三红及遵义辣椒产业集团及国内著名大型商超KA系统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基本实现产销平衡,目前日销量达50余吨。同时村企签订购销合同,保障辣椒的兜底回收。五是积极扩大地区产品影响力。配合镇党委、政府积极谋划推进大渡口镇农产品交易市场建设,打造辣椒集散基地,同时赴遵义市虾子镇中国辣椒城开展招商,同步招引相关经营主体入住,致力将大渡口镇打造成华东地区有影响力的辣椒集散基地,做大做强特色辣椒产业品牌。

【工作成效】

一是集体经济提质提效可持续。按照二荆条1.8元/斤、艳椒2.3元/斤的价格计算,2022年仅辣椒种植为安全村带来收益28万元,辣椒烘干车间及仓储库租赁费用每年可增收17.5万元。2022年村集体经济收入达89.5万元。

二是产业带动农户就业有收益。引导农户积极融入企业,参与土地流转、就业务工、承包种植,目前基地已吸纳200余人务工,其中脱贫户30余人,带动村民土地流转和务工增收160多万元。

三是社会治理成效显著有能力。产业发展带动村集体收入增加、农户就业增收,村级党组织致富带富能力不断增强,凝聚力、战斗力不断提升,各类矛盾隐患能够在第一时间内化解,社会治理能力持续向好。结合基地建设、美丽乡村建设村内基础设施优化完善,群众生活生产条件有效改善,幸福感、满意度直线向上。

【相关启示】

一是要因地制宜发展产业。农村产业发展不是“一头热”,要充分尊重当地种植习惯、地理条件、天气气候等环境因素,科学慎重调研和论证产业发展的可行性,通盘考量群众意愿和现实,稳步探索试点发展,并逐步推广。

二是用市场逻辑发展产业。农村产业发展终端仍在市场,要提前介入市场,运用市场逻辑、融合资本力量、撬动资金杠杆,做优环境和基础设施保障,建设打造产业基地,通过市场化、产业化、品牌化运作,做大做强特色产业。

三是要统筹产业发展与建设。产业发展与农村建设是良性循环,产业发展好农村才能富,农村环境好产业才能来。要完善配套设施建设,为产业落户提供便利的生产条件,同时将产业带来的收益回馈于企业与群众,持续完善并优化周边环境,不断将产业增益和环境收益转化为社会治理效能。

凡市场星报、安徽财经网、掌中安徽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于市场星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者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帖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授权的媒体、网站,在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市场星报、安徽财经网或者掌中安徽”,违者本单位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热线电话:0551-62620110
举报电话:0551-64376913
举报邮箱:3598612204@qq.com
分享到:

安徽财经网手机版

市场星报公众微信

市场星报微博

掌中安徽APP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