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星报、安徽财经网(www ahcaijing com)、掌中安徽讯(汪国彪 徐先保)国以农为本,农以种为先。东至县东流镇红叶村通过先期谋划,利用双休日邀请县直相关局奔赴安徽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与前期来红叶村调研指导的水稻所、蚕桑所进行汇报对接,希望在县科技特派员指导的基础上能求得省水稻所专家们的技术支持,这一想法得到在场专家们的肯定。驻点东至县的安徽省蚕桑所的周博士对红叶村致力科技强农的决心非常赞赏,同时对红叶村小龙虾综合种养和冷链加工业的后续发展提出了切实可行的建议;省农科院水稻所张德文所长当场决定拿出科技前沿的良种“澍香软玉”和“澍香丝苗”让红叶村进行试种,并承诺试种期间全程跟踪服务。
近年来,红叶村围绕“种子”做文章,通过落户我村的安徽舜风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搭建科研平台,成立创研中心团队,积极引进优质‘虾’、‘稻’种质资源在公司综合种养基地试种,创建了一批优质大米品牌。目前公司生产的“菊江牌”玉针香有机大米畅销长江中下游地区,分别于2018年、2021年获得省级、国家级金奖。红叶村的小龙虾在2019年第18届中国合肥龙虾节上被中国渔业协会淡水龙虾分会授予了“安徽省龙虾健康养殖示范基地”荣誉称号,去年春夏之交疫情多点散发,红叶村小龙虾生产还获得100万斤的好收成,一手抓防疫一手抓发展收购价格还翻了一倍,虾农收入1200万元。生产虾稻共养优质生态稻谷428万斤,产值648万。有机大米14万斤,单价卖到每斤12元。红叶村获得安徽省乡村振兴示范村称号。
目前,红叶村掀起春耕备耕,精耕细作的热潮,牢牢抓住粮食生产这根主线,种好粮,出优质大米,他们的理由是,民以食为天,粮食需求和价格最稳定,国家还有统购和保护价政策托市支撑,不怕卖不出去,所以种粮的风险最低。村里早在十年前就实行了“小田并大田”,6000多亩土地流转到村土地流转合作社,现由23家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承包经营,种粮有利润可图,吸引了村里村外一些人,经营主体之间从不吝啬技术传授,“只有大家都重视粮食种植,习总书记讲的端牢中国人饭碗精神才能落到实处。”村党支部书记王正华宽厚的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