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明亮(左)正在指导厨师制作羊肉汤。
涡河从谯城区进入涡阳县,拐过一道弯,河水蜿蜒穿千年古镇义门而过。镇上有回族群众2.1万人,汉族、回族和谐共融,由此也产生了丰富多彩的美食文化,羊肉汤就是其传统特色美食代表。2021年,义门羊肉汤的突出代表义门大将羊肉汤被列入亳州市第八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义门羊肉汤之美味,闻名遐迩,据说和曹操还有一段不解之缘。相传,当年曹操出征行至义门,人困马乏,缺粮断炊,正值苦寒之时,忽有一老者赶来大群山羊,饥困难耐的曹军生火杀羊,炖肉熬汤,食用之后精神大振,自此,曹操烹羊之法衍存于民间。
该镇的羊肉汤馆大多位于清真寺回民区,鳞次栉比的羊肉汤馆呈现一派兴隆的景象,带动了就业、拉动了消费,给该镇的经济带来生机与活力。
有些人可能会因为羊膻怪味,对羊肉汤望而却步。但义门羊肉汤不仅羊肉没有羊膻怪味,而且汤汁更加鲜嫩可口,这就不得不提一下义门羊肉汤的熬制技艺了。
据义门大将羊肉汤第四代传人李明亮介绍,其祖传羊肉汤制作技艺最早可追溯至清末,那时他的曾祖父李厨子就已开店掌厨,做羊肉汤生意。传到李明亮的父亲李民修时,他对祖传羊肉汤做了改进,使味道更加可口,加之其乳名叫大将,于是被乡里乡亲称作“大将羊肉汤”。这便是大将羊肉汤名字的由来。
令人垂涎的羊肉汤。
义门大将羊肉汤制作工艺经祖辈多代不断传承探究,形成独到的地方风味:即肉质鲜美,汤汁浓厚,入口香烂,爽而不膻,回味无穷。
由于是清真食品,其选材、配料、制作工艺都颇为讲究。“精选二十多斤重的皖北农家小山羊,别的羊不用。”李明亮说。宰杀之后,将整羊分割成大块,先冲去血水,将肉洗净,再在池子里浸泡去膻方可入锅。入锅后,先是大火烧开,然后文火焖熬,直至熟烂。再把大块熟肉捞出冷凉后拆去骨头,切成大肉片。最后将分离的汤肉合体,放上佐料,一碗美味的羊肉汤就可以上桌了。
义门大将羊肉汤还有一个突出的特点,就是原汁原味,汤锅里无任何香辛大料,这也是大将羊肉汤的与众不同之处。
受传统意识束缚,一般祖传技艺都恪守传内不传外、传男不传女的旧风俗。为了使此项传统技艺发扬光大,让更多人享受到这一地方非遗美食,李明亮表示,要打破传统思想束缚,公开传习,当前,已有几名工人在生产中成为学徒。李明亮希望让更多人掌握此项菜肴的制作技术,让更多人品尝义门羊肉汤的美味。(路振杰)
热线电话:0551-62620110
举报电话:0551-64376913
举报邮箱:3598612204@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