桐城市紧密结合实际,通过强化规划引导、项目融合、技术支撑、特色培育等途径,全力扶持林下经济发展,大力发展特色经济,助力乡村振兴,推动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取得了明显成效。截至目前,全市林下经济面积23.5万亩,林下经济产值6.7亿元,纯收入1.98亿元。
突出规划主导。根据本市森林资源状况,林下经济发展趋势及产业特点,聘请专业人员编制了《桐城市林下经济发展规划(2021-2025)》,初步确定全市林下经济“十四五”期间发展方向、建设内容与重点工程。注重总结提高,加强产品深加工、产业集群规划,以及与本期发展规划相衔接的后续规划,推进林下经济向更高层次发展。
突出项目融合。结合乡村振兴,组织专班认真梳理乡村振兴入库项目,通过与村两委、项目受用群体面对面交流和沟通,探索破解“用地”等政策瓶颈,深入山场地块,实地分析林下经济发展模式,突出林-药特色产业,在大关、范岗、青草、唐湾等重点乡镇筛选出当地药材“桐桔梗”、黄精林下种植基地1800余亩。
突出技术支撑。坚持请进来、走出去,邀请浙江中药材种植企业技术与管理人员前来授课,组织林业技术人员与企业、种植业大户50多人次多次赴岳西、亳州、皖南等地参观学习林—菌、林—药种植模式,提高参与人员种植与管理水平,为发展林下经济做好技术储备、提供有力支撑。
新渡镇香山村林下家禽养殖
新渡镇香山园林林下苗木经济
金神镇莲花村林下养牛
突出特色培育。积极整合资金、技术、人才资源,重点向百亩户、千亩村、万亩示范区倾斜,引导建立“国有林场+公司+基地+农户”“ 龙头企业+合作社+基地+农户”等合作模式,着力培育实体经济、形成产业链。在林下种植领域,重点推广种植地理标志产品“桐城桔梗”、“桐城小花”茶叶、桐城“桐油”等。在林下养殖领域,重点推广桐城番鸭(俗称豚)、生态鸡鹅鸭牛羊等,以“公司+农户”模式推进深加工步伐。在森林旅游康养领域,结合桐城文化元素,着力通过嬉子湖湿地公园、龙眠山森林公园、二姑尖国有公益林场、活海、宰相府等优势资源,打造森林旅游、休闲、康养胜地。
(彭旵生 张宏兰 徐进)
热线电话:0551-62620110
举报电话:0551-64376913
举报邮箱:3598612204@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