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财经网讯:三月份,合肥市已进入早春季节,气温逐步回升,天气多变,冷暖交替,雨水逐渐增加。流行性感冒、诺如病毒感染性腹泻等春季传染病进入高发期。同时合肥市各级各类学校已经开学,发生聚集性疫情的风险增加,应注意通风、洗手和环境卫生,预防传染性疾病的发生。2月28日,合肥市疾控中心发布相关提醒。
新型冠状病毒主要经呼吸道飞沫和密切接触传播,密闭条件下可通过气溶胶传播。预防措施:继续保持戴口罩、勤洗手、常通风的行为习惯;加强健康监测,出现相关症状,及时就医;适龄人群特别是60岁以上人群积极主动全程接种疫苗并进行加强免疫接种。
流行性感冒主要由流感病毒引起,症状主要表现为高热、头痛、四肢酸痛等症状。春季是流感高发时期,应注意加强室内定期开窗通风,保持空气流通;加强户外锻炼,提高抗病能力;做好个人防护,尽量减少前往人多拥挤场所;学校和托幼机构要加强晨午检,及时发现病例,及时治疗,控制疫情,避免蔓延;老人、儿童以及有基础性疾病者是流感的易感人群,建议在流行季节前接种流感疫苗进行预防。
水痘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传染性较强,易在幼托、小学等集体单位通过呼吸道或日常生活接触传播,形成多例感染发病。应注意平时开窗通风;对易感儿童可接种水痘疫苗进行预防;患者应及时就诊,注意护理;健康人群避免接触患者疱疹液,防止感染。
诺如病毒主要通过粪-口途径传播,传播力强,容易重复感染,常在养老院、餐馆、学校等相对密闭的场所暴发。应注意饮食、饮水卫生;培养饭前便后洗手等良好个人卫生习惯;婴幼儿的奶瓶等食用具要及时清洗消毒,保证卫生;患者应及时就医治疗。
肺结核是由结核分枝杆菌引起的慢性呼吸道传染病,活动性肺结核患者为其重要的传染源。人体感染结核菌后,当抵抗力降低时,可引起发病。及时诊治,绝大多数能够治愈;要及时发现和治疗活动性肺结核患者;日常生活中注意通风消毒,锻炼身体,提高自身抵抗力。
另外,三月份天气逐步回暖,市民外出旅游、踏青等活动增加。市民们外出游玩时应做好个人防护,避免蜱虫叮咬和接触禽类等野生动物,防止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和人感染禽流感的发生;同时应注意预防野生动物咬伤和意外伤害发生。外出就餐时,也需注意饮食饮水卫生,防止食源性疾病的发生。 (记者 马冰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