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第三次生物科技革命,合成生物技术被认为是引领生物制造变革和生物经济发展的颠覆性技术。为进一步促进合成生物领域的技术交流和产业创新,加强产学研深度融合,推动安徽合成生物产业蓬勃发展,12月26日,安徽省合成生物产业创新大会在安徽创新馆成功举办,省科技厅厅长罗平出席大会并致辞。
本次大会由安徽省科学技术厅主办,安徽华恒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安徽省医药产业创新协会承办,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合肥中科健康生物产业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协办,以“合成万物,创享未来”为主题,邀请中国工程院院士郑裕国、中国科学院微生物所研究员李寅等合成生物领军科学家,有关省直部门负责人,有关地市政府负责同志,各市(县、区)科技局、合肥高新区和合肥经开区等开发区管委会负责人,各相关高校院所科研人员代表,各有关企业代表,各投资基金代表等近350人参会。
基础学科研究中心成功揭牌。近日,安徽省科技厅公布了首批省基础学科研究中心名单,其中,由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牵头建设的“人工智能生物技术与合成生物学安徽省基础学科研究中心”在大会上正式揭牌,将为我省催生一批合成生物前瞻性、引领性、独创性的原始创新成果,培养一批潜心探索的优秀人才,加快把科技创新这个安徽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变量”,推动成为经济持续增长的“最大增量”,奋力迈出安徽合成生物产业创新发展的坚实步伐,为全面建设现代化美好安徽增添强劲动能。
主题演讲激发思想碰撞。大会特邀中国科学院院士郑裕国,中国科学院微生物所研究员李寅、华恒生物董事长郭恒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教授刘海燕、合肥中科健康研究院总经理陈祥松、金禾实业战略发展部总监刘园分别发表了题为《合成生物学到生物制造:构建细胞到生产物质》《合成生物制造产业》《人工智能赋能合成生物学的现状与展望》《发展生物技术 服务生命健康》《微生物细胞工厂合成人类高端营养素产业化》《合成生物学对传统化工升级的启示》的主旨报告,从不同角度深入探讨了合成生物产业领域的最新进展、挑战与机遇,内容丰富、视角多元,不仅加深了与会者对合成生物技术和生物制造领域的理解,更为相关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宝贵的思路与启示。
重点产学研合作项目顺利签约。合成生物产业是汇集生物学、基因组学、工程学和信息学等多学科的前沿交叉领域,需要企业、高校院所等各类创新主体打造产学研深度融合新范式。大会期间,高丝氨酸及其衍生物的生物合成技术开发及产业化项目、10万吨/年生物降解聚乳酸发泡珠粒项目、重组贻贝黏蛋白护肤品及医疗器械联合开发项目、阜阳合成生物研发及生产基地建设项目、系列诊断酶制剂开发和应用项目以及海洋生物领域合成生物学工艺优化研究项目等6个合成生物产学研合作项目成功签约,总金额高达近16亿,将进一步推动安徽合成生物科技产业一体化布局,加快形成以企业为主体、产学研高效协同深度融合的创新体系,奋力走出新时代安徽高质量发展新路。
热线电话:0551-62620110
举报电话:0551-64376913
举报邮箱:3598612204@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