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星报官方网站
全国数字出版转型示范单位
www.ahcaijing.com
您的位置: 首页 > 24H > 正文

安徽巢湖:“肥药”双减 让生态农业“绿”意盎然

2023-12-21 16:12:34 来源:市场星报   编辑:张发平   

市场星报、安徽财经网(www.ahcaijing.com)、掌中安徽讯(周晓梅倪芳)近日,农业农村部农产品质量安全中心发布2023年第三批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公示名单,巢湖市农产品“巢湖大米”入选。而此前,巢湖市农产品“都督翠茗”“黄麓葡萄”“巢湖小龙虾”已先后入选了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名录。如今,一批特色农产品实现规模化绿色种植,已经成为巢湖农民增收致富的新引擎。

第二批主题教育开展以来,巢湖市把主题教育“搬”进田间地头,通过入户走访和实地调研,着力加强农业面源污染防治,科学制定化肥减量增效实施方案和农药减量化行动实施方案,大力推广有机肥替代化肥技术、高效施肥技术,推进施肥方式转变,通过试验示范带动,控制肥料施用总量,提高肥料使用效率,形成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发展格局。

位于巢湖市槐林镇的“巢湖大米绿色种植示范区”是实施化肥、农药使用量双减的核心区。这里的稻茬下,“藏”着大片大片漂亮的红花草,这是一种名为“紫云英”的豆科植物,其根系共生的固氮菌可固定空气中的氮素,利用其还田能有效提高土壤活性氮浓度和氮素有效性,是改良土壤、培肥地力的一种天然绿肥。通过种植紫云英做绿肥,可大幅减少化肥用量,提高种植水稻的产量和品质。健康安全的“巢湖大米”就是通过“绿肥(紫云英)+优质稻”模式生产出来的。

为了提高绿色高质高效生产能力,全市214名专业技术人员开展秋季田管包村联户服务,进村入户到田指导种植户科学施肥用药。与此同时,巢湖市农业农村部门扎实开展调查研究下基层专项行动,深入开展化肥农药使用监测调查,建立全市施肥用药调查网络,实时监测农药使用趋势。结合当地生产实际,分区域落实施肥新技术新产品新机具“三新”集成配套示范片建设。通过新的技术和新的模式推广应用,实现化肥农药等农业投入品减量增效,农业面源污染得到有效遏制,粮食产量稳定增长。

“肥药”双减不是简单做减法,“减”的背后是“不减产”,“减”的结果是“增效益”。据初步统计,全市主要农作物测土配方施肥技术覆盖率约95%,病虫害绿色防控覆盖率约53%。化肥、农药使用量分别较基期2020年下降15.5%、5.7%。绿色高效模式不断形成,一级保护区内建立绿色生产基地4.8万亩,建立1个万亩化肥减量示范区、3个农药减量千亩示范片。非一级保护区内每个镇建立主要农作物千亩绿色防控暨化肥农药减量示范片,全市共有33个主体实施建设绿色防控暨化肥农药减量示范片,面积共4.1万亩。通过打造“可看可学可帮可带”的示范样板,做给农民看,带着农民干,以点带面辐射带动全市农药化肥的减量使用,让生态农业“绿”意盎然。

凡市场星报、安徽财经网、掌中安徽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于市场星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者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帖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授权的媒体、网站,在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市场星报、安徽财经网或者掌中安徽”,违者本单位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热线电话:0551-62620110
举报电话:0551-64376913
举报邮箱:3598612204@qq.com
分享到:

安徽财经网手机版

市场星报公众微信

市场星报微博

掌中安徽APP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