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星报、安徽财经网(www.ahcaijing.com)、掌中安徽讯(邵学达 记者 胡昊) 人才兴则乡村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人才是关键。近年来,来安县水口镇充分发挥本土人才优势,谋划发展思路、深挖产业优势、做强特色产业,让人才成为高质量发展的强劲动力。
在水口镇涌现出的为产业发展出主意、为农业生产传技术、在项目建设做示范的技术专家里。拥巷村的“土专家”王道平就是其中之一。
■以技术培训“教法子”
王道平发挥自身优势,运用自己多年来积累的农业技术和经验,积极指导农户水稻田间管理要点以及病虫害防控,帮助提高产量和品质。此外,他成立的锦源农机合作社与滁州市农业科技职业技术培训学校开展联建工作,搭建形成“实用型”示范基地,基地培训对象主体为职业农民,目前已开展实训、教学13场,同时常年为返乡大学生返乡、创业青年提供实习岗位。
■以机械助农“强底子”
为推进全村农业机械化生产和产业化发展,锦源农机合作社积极引进大型农机具、植保无人机等智能农机装备,现拥有收割机、拖拉机、插秧机、旋耕机、播种机、烘干机、碾米机、施肥机及植保机械等130余台套农业生产机械,投资金额约1170万。所有农业机械实行统一管理、统一调度、单独核算、自负盈亏的经营管理模式。2022年服务农户约200多户,作业面积2.56万亩,作业收入169.8万元。
■为强村富民“指路子”
成立合作社的初衷,是为了带动更多人致富。目前合作社成员达56人,有返乡创业人员、农民、也有承包土地大户。为提升农业规模化、产业化、集约化水平,王道平成立源锦格乡米业有限公司,通过项目建设,辐射、引导、带动全镇对水稻、小麦生产,在耕整、播种、植保、收获、烘干、秸秆还田等环节,大面积实施运用全程机械化生产技术,有效的解决水稻、小麦生产劳动力短缺、成本高等问题,为农户提供耕、种、收、碾一整套的农业机械化服务。
■为扩渠增收“搭台子”
与王本道一起创办合作社的青年人王昌,运用互联网思维,创办来安县云上达电子商务有限公司,通过“互联网+农场+合作社+农民”的销售模式,线上线下同频发力,以委托生产、订单农业形式,提升农产品精加工能力,自创“格格乡”大米品牌。在直播带货的热潮下,王昌投入10余万元,用于购买直播设备和场地装修,逐步探索电商发展新路径。2022年,线上店铺累计销售近34万元,帮扶困难群众代销8000多元,成为省级电商示范点。
如今,水口镇拥巷村特色农业加速发展,农户显著增产增收,人才振兴推动乡村产业振兴作用不断凸显。
热线电话:0551-62620110
举报电话:0551-64376913
举报邮箱:3598612204@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