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星报、安徽财经网(www.ahcaijing.com)、掌中安徽讯(董婷曹开发)“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淅淅沥沥的谷雨过后,漫步在昌桥乡的各个村庄,每个人都会感到一些可喜的变化:路边的杂草碎石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整齐明艳的花草绿化;房前屋后堆积的柴草垛消失了,整个街道看上去通畅整洁,让人心旷神……村村优美、家家整洁、处处和谐,这是昌桥乡开展人居环境整治以来呈现出的新气象。
道路两旁、田间地头,清运车辆正穿梭其中清理建筑垃圾;房前屋后,村干部们正相互配合,走进乡村街巷,清理卫生死角……一项项为民办实事的民生工程,一件件心系百姓冷暖的惠民实事,正迅速掀起辖区内人居环境整治的“新”热潮。
“以前我们村的环境不太好,如今村里建了文化广场,修了通组路,村上也经常组织志愿者开展环境整治活动,现在居住环境好了,文化活动也多了……”在昌桥乡汪店村文化广场上,三三两两的村民坐在一起拉着家常,说着当地人居环境的变化。汪店村的变化是昌桥乡农村人居环境不断改善的一个缩影。
今年以来,昌桥乡深入贯彻落实县委县政府的决策部署,以打造干净整洁、美丽宜居村庄为目标,多措并举、多管齐下,精准施策、全面发力,一步一个脚印,一天一个模样,持续推动人居环境整治,擦亮乡村振兴最美底色,绘就美丽乡村崭新画卷。
凝心聚力,环境整治宣传入脑入心
通过发放宣传单、大喇叭、巡逻车、微信群等多种形式号召全民参与整治,营造浓厚共建氛围;利用乡、村两级环境整治力量,调动党员、保洁员、志愿者、网格员等力量,动员全民参与整治行动,从庭院内外、房前屋后清理做起,到清理陈年垃圾、处理“牛皮癣”,真正从源头上杜绝“重点区域天天扫,犄角旮旯无人问”情况,推动人居环境提档升级,实现环境质量往“精”里寻、往“细”里走,营造浓郁的社会氛围。
“各位村民,昌桥乡是我们共同的家园,创造整洁、优美的人居环境,是我们共同的愿望和追求,也是我们共同的义务和责任,在此向大家发出倡议,做到五禁止五爱护……”连日来,昌桥乡通过开展文明实践志愿服务活动,下发了500余份《致村民的一封信》,让广大群众在参与中增进对人居环境整治的理解,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主动参与、积极融入,从被动到主动,从命令到自发,从小家到大家,共同绘就人居环境“新画卷”。
建章立制,环境整治激发内生动力
村庄美是外表美,乡风美是根本美。在筑牢村民“精神家园”方面,昌桥乡深入挖掘传承优秀传统文化、乡土文化、民俗文化等文化元素,积极引导村民主动参与,探索推行村民议事会制度,创新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积分制”管理以及组织开展 “十星文明户”“最美庭院”“身边好人”等先进典型创建评比活动,总结宣传一批好典型、好经验和好做法,表彰一批先进典型,广泛宣传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的重要意义,掀起农民群众自觉行动、社会各界积极参与的整治热潮,以村比村、户比户激发村民人居环境整治参与内生动力,厚植文明乡风。
同时坚持问题导向,以“月考评”机制为抓手,以“扫清楚、清清楚、拆清楚、整清楚、围清楚、分清楚”为目标,根据上级督查反馈情况,乡创建办深入各村、仔细排查,对发现的乱堆放、乱披挂、乱搭建等问题进行拍照,列出详细问题清单当场交办,按照点对点、一对一的原则高标准整改,做到立行立改,真查真改,从而激发人居环境整治整改内生动力,激活绿水青山背后的人居环境优势,把美好环境转变成“美丽经济”,助力昌桥百姓跑出致富的“加速度”。
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和文明城市创建没有终点,永远在路上。昌桥乡将始终贯彻落实“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坚持内外兼修,向美而行,打造新时代昌桥乡人居环境整治“新样板”。
热线电话:0551-62620110
举报电话:0551-64376913
举报邮箱:3598612204@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