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24H > 正文

安徽天长:零散闲置地全部复耕复种

2023-02-16 16:16:16 来源:市场星报   编辑:胡昊   

市场星报、安徽财经网(www.ahcaijing.com)、掌中安徽讯 (胡斌 张晓娟 记者 胡昊) “咱这一片小麦田预计可收获近10000公斤小麦,今年增产增收大有希望!”近日,安徽省天长市纪委监委耕地“非农化”“非粮化”专项督查组在铜城镇沿湖村“回头看”时,看到50余亩复垦后的农田,已长出绿油油的小麦苗,流转到这片田的种植大户张开泰对丰收充满信心。

该市铜城镇沿湖村一块50余亩村集体所有栽种杨树的沿湖滩涂地,因树种严重退化、杨树生长缓慢,产出效益极低,近乎闲置撂荒。该市纪委监委联合市自然资源、林业、农业部门和当地镇政府、村委会,共同会商探讨复耕增效途径。用挖机清除树根,并加大土地翻耕深度、修建机耕路及农水配套……经多方合力,该片土地改造成了标准化农田,刚好赶在去年入冬前种上了优质强筋小麦。

天长市多措并举治理耕地撂荒,全市5500余亩边角岗坡地、“鸡窝田”、水洼地和老化废旧林地等闲置抛荒地已全部复耕复种。

在天长,类似退林还耕的事儿也不只是铜城镇沿湖村一家。位于高邮湖西岸的仁和集镇东风村村东头有一片村集体的30亩“水洼子”田,村里一直用于养鱼种藕,由于没有活水来源,造成富氧,水质变差,致使鱼和藕的产出效益逐年下降。经“下沉式”监督,去年10月,市纪委监委专项督查组、仁和集镇纪委会同镇自然资源规划所、农经站前往东风村现场会诊,经综合研判,督促推动东风村尽快将这片水洼地改造成农用地,在乡村振兴项目支持下,如今这30亩改造后的耕地流转给了种粮大户,种上了庄稼。

据了解,天长市重点把遏制耕地“非农化”“非粮化”及耕地撂荒纳入监督执纪的主要内容,通过开展“下沉式”“拉网式”监督,对发现的乱占耕地及抛荒现象进行现场交办,推动自然资源、农业、林业等职能部门切实履职尽责,督促当地镇村立行立改,保证国家耕地保护政策落地。

“今年,我们将紧密配合自然资源和规划部门开展地毯式监督检查,打破田埂、沟渠、岗坡等界限,让每块耕地都应种尽种粮食作物,尽心尽力守护耕地红线,确保粮食安全。”天长市纪委监委有关负责人表示。

凡市场星报、安徽财经网、掌中安徽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于市场星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者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帖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授权的媒体、网站,在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市场星报、安徽财经网或者掌中安徽”,违者本单位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分享到:

安徽财经网手机版

市场星报公众微信

市场星报微博

掌中安徽APP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