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星教育 > 教育资讯 > 正文

合肥市行知小学信息技术组线上交流研讨新课标

2022-09-05 15:14:05 来源:市场星报   编辑:潘妥   

为了推动新课程改革的深入发展,有效促进新课标理念下信息科技及其他学科课堂教学的深度融合和创新,近日,合肥市行知小学信息技术组在线进行互动交流,探讨新课改下的课程设计、教学模式、课堂实践等创新策略及成果的展现,为新学期做好充分的准备。线上交流中,每位教师均发表了自己对新课标的一些认识及看法。

大观念、大问题、大项目

崔允漷教授在课程方案对教材编写的要求中说到:创新教材呈现方式,注重联系学生学习、生活、思想实际,用小故事说明大道理,用生动案例阐释抽象概念,增强吸引力和感染力。崔教授特地强调教材内容的组织要大观念、大问题、大项目。

做中学、用中学、创中学

新课标强调教学要充分重视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能力,支持学生在数字化学习环境下进行自我规划、自我管理和自我评价,鼓励“做中学、用中学、创中学”,凸显学生的主享体性。结合信息科技课程学习特性,注重开发文本、数据、图片、音频、视频(动画)等多种媒体类型数字资源,重视建设支持信息科技教学实验环境的实验室,丰富资源类型;满足场景分析、原理探索、应用迁移等教学需要,支持学生个性化学习。创新教学方式,以真运用过程、计算思维过程和数字化工应用过程,建构知识,提升问题解决能力。注重创设真实情境,引入多元化媒字资源,提高学生的学习参与度。

以评促教、以评促学

新课程强调树立正确评价观念,坚持以评促教、以评促学,体现“教-学-评”一致性。要加强过程性评价,完善终结性评价。过程性评价侧重反应日常教学过程中学生表现出来的学习进步情况应贯穿整个教学过程。

新课程、新课标的转变

新课标的出现,从“信息技术”到“信息科技”的转变,不仅是课程本质的转变,也是课程价值的转变,更强调以学生为中心,培养学生实际解决问题的能力,创新精神以及信息社会责任感。新课标中,高频出现的“创新”“自主可控”等,无疑也在给我们传递一种信号:素质教育不同于应试教育,它更注重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

新课标提供了更科学的教学理论和教学方法,行知小学进行学习交流,深入领会新课标新课程理念,让学生用科学的眼光观察现实世界,会用信息科技去表达现实世界。把握新课标动向、明晰新课标目标,全面地适应新课标下的教育教学活动。(顾青 李静俨)

凡市场星报、安徽财经网、掌中安徽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于市场星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者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帖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授权的媒体、网站,在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市场星报、安徽财经网或者掌中安徽”,违者本单位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分享到:

安徽财经网手机版

市场星报公众微信

市场星报微博

掌中安徽APP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