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21年7月,国家实施“双减”政策以来,合肥经开区坚决执行“双减”行动,着力推进“双减”工作落细落实。
“双减”政策的出台就是要把学科教育回归到学校教育的主阵地,合肥经开区深入调研、全面分析,结合“双减”工作各级教育部门的工作部署,稳步推进、全面铺开,落实“双减”政策。所有学校紧盯“课堂教学”“作业管理”“课后服务”“教育评价”四方面工作,并以此为切入点,扎实推进“双减”工作的落实。
在美丽的奇幻森林里,小动物们误食了有毒的果子,陷入了深深的睡眠。一群丛林小勇士勇敢地闯过一个个关卡,获得玫瑰奖章,唤醒了这片森林……初冬的暖阳铺满校园,合肥一六八玫瑰园学校东校区正在进行一场热热闹闹的“奇幻森林——闯关大营救”活动。一、二年级小朋友化身丛林小勇士,正在努力施展自己学过的本领,一心营救昏睡的小动物们。
“双减”政策的落地对教育评价至关重要,对学校的评价、对教师的评价、对学生的评价。尤其对学生的评价,将是导向学生发展的指挥棒。合肥经开区所有学校紧跟省市教育工作步伐,深入探索实践教育评价改革工作。学校以“优质均衡”教育为核心,以学生作为评价主体,改革学校评价方式,结合2020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和“优质均衡”教育育人理念,努力构建和完善以“五大行动”为载体的“多元评价体系”,助推学生全面健康发展。
“作业有对错,考试不打分,学生的焦虑感明显下降了,因为他更关注的是哪个地方没有掌握好,这又回到了教育本身。”合肥市南门小学海恒分校范亚萍作为六年级的语文教师,面临小升初的压力,面对家长的焦虑,她敢于创新,顶住压力,以身作则,支持“双减”落地,通过课堂创新、精品作业、多元评价等形式,将学生拉回教育本真,让学生关注学习本身。
坚持多一把尺子评价,坚持多一些标准评价。在海恒分校,学生从入学开始,就人手一本“成长记录册”,里面是学生点滴进步与变化,是对学生的综合评价。据了解,学校除了“成长记录册”,还有学业综合评价,艺体2+1评价,自主教育评价等,学校从学生的性格特点、特长爱好、人际关系、行为习惯等方面给予多维评价,从学生的成长进步、一点一滴变化中加以客观评价,让孩子们“看见自己”,努力做最好的自己,让每一个孩子都阳光自信。
此外,学校还会举行入学礼、成长礼、毕业礼、学科节、六一节、校园运动会……这些都是学生展示的舞台。六一节、学科节和校园运动会都是要求学生全员参与,通过竞技、合作,增强师生、同窗情谊,从不同方面获得荣誉与肯定。今年的六一节,学校通过文化庙会的形式呈现,既有社团展演,又有跳蚤市场;既有水池摸泥鳅,又有非遗脸谱画;既有美食“一条街”,又有环保时装秀……
合肥市建平实验小学南艳分校采用闯关游戏的形式代替传统的纸笔考试,把课程知识融入到游戏之中,让学生们在趣味闯关中体会学习的乐趣。
锦绣中学教师虽然年轻,但具有强烈的敬业精神、服务意识和奉献精神,注重评价创新。老师们愿意在构建评价维度上花心思、下功夫,不言代价与回报。师生关系融洽,学生思想压力小了,学习动力足了,学习效率自然得以提高。
合肥市建平实验小学为了落实教育部“双减政策”,切实做到“减负提质”,进一步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同时促进学生学业评价改革和综合素养的发展,一、二年级举行了学科趣味闯关活动,丰富多彩的闯关项目极大地激发了一、二年级学生的兴趣,轻松愉快的活动使孩子们的语言表达能力、思维、灵活应变能力得到了淋漓尽致地展现。瞧,他们玩得多开心呀!
清华附中合肥学校为小学低学段的学生们设计了以“生态文明”为主题的“无纸化测试”活动,创设知识和生活相结合的情境,将学科知识考核评价整合在乐考活动中,通过趣味游园,激发学生兴趣。力图在活动中潜移默化培养学生生态、环保、节约意识的同时,让他们在多维的游园空间中体验到愉悦和成功,增强自我成就感。
“双减”政策落地任重道远,合肥经开区将不懈努力、不断探索,走出一条高质量轻负担的教育之路!(张红兵 潘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