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6日,《人民日报》以《铜陵 从千年铜都到“智造”之城》为题,整版报道铜陵市从党的十八大以来,资源型城市高质量转型之路。
该报道从“智造”新名片——传统产业焕发创新活力、产业新图景——打造先进制造业集群、发展新气象——从工矿城市到生态之城三个方面着手,聚焦铜陵市十年来,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直面转型挑战,开启智造新铜都新篇章。
报道中说,铜陵市直面资源型城市转型的挑战机遇,坚持一手锻长板,推动传统产业往高端环节走,做强做优铜产业;一手补短板,推动新兴产业往核心环节走,打造“133”先进制造业集群,即国家级先进结构材料1个制造业集群,化工新材料、专用装备、绿色建材3个特色优势先进制造业集群,新一代半导体材料、高端元器件及电子材料、新能源3个具有优势潜力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制造业集群,形成与长三角中心城市产业梯度互补、深度融合、多点支撑的产业发展格局,走出一条资源型城市高质量转型之路。
十年来,铜陵市深入开展工业转型升级行动,建设特色优势制造业集群,促进传统产业向价值链中高端跃升,制造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38%。建成全国重要铜冶炼基地,电解铜、铜材产量分别占全国总产量的10.5%、6.8%;铜陵有色金属集团业绩创70年之最,2021年跃居世界500强第400位,高频高速PCB用极低轮廓电子铜箔取得技术突破,C1020P高精度无氧铜带等进军欧美市场。
十年来,铜陵市深入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把绿色发展摆在重要位置,取缔、关停、下马重污染企业,积极运用“大数据”“云计算”等先进技术改造和提升传统产业,同时,组织实施长江生态保护修复项目,大力推动蓝天保卫战、碧水保卫战、净土保卫战、农业农村污染防治和自然生态修复,走出一条绿色蝶变之路。市民亲水休闲的滨江生态公园,鸟类栖息越冬的枞阳白荡湖、西湖城市湿地公园等,已成为城市一张张生动的生态名片,吸引市民和游客打卡游玩,铜陵已从曾经的“工矿城市”蝶变为“生态之城”。
十年来,铜陵市实施212项民生工程,扎实开展10项暖民心行动,人民群众获得感显著提升,“城市口袋公园”“15分钟阅读圈”“15分钟健身圈”陆续建成。如今,铜陵市空气质量优良天数、地表水环境质量不断提升,长江铜陵段江豚频繁现身,蓝天白云已成常态。2021年,铜陵市酸雨发生率由十年前的43.5%下降为零,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超过90%。(朱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