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地市 > 淮北 > 正文

濉溪县:农机智能化 助现代农业发展“加速跑”

2022-12-06 20:34:29 来源:市场星报   编辑:志强   

市场星报、安徽财经网(www.ahcaijing.com) 、掌中安徽讯(彭甫)现代农机装备是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的重要物质基础,也是转变农业生产方式、提高农业生产力的重要支撑。2022年以来,淮北市濉溪县农机部门坚持科技赋能,通过政策扶持、示范引领、优化服务等措施,积极引进、试验、示范智能农机装备,运用系统观念加快智能农机推广、智慧农业生产和集成技术应用,以智能化发展赋能农业机械化转型升级,助推现代农业发展“加速跑”,积累了濉溪经验和创造了濉溪模式,蹚出了智能农机发展的成功之路。

示范推动,配合做好省农机信息化平台建设。依托省农机信息化管理服务平台,积极推进濉溪县“互联网+农机作业”,促进物联网、大数据、移动互联网、人工智能、农业机器人、北斗导航等技术融合新装备的应用推广,推动资源整合、数据互通,促进濉溪县农机产业转型升级,进一步提升濉溪县农忙时节农业机械化服务、管理、应急能力。2022年,濉溪县两基地建设实施主体相关作业机械按照要求完成农业机械信息化系统安装并与省平台进行了对接,按照标准全面完成各个环节目标任务。为解决农机作业过程缺乏监管,信息化程度较低,农机资源利用不足,动力机械和作业机械缺乏科学的选型等造成农机资源浪费的现状,积极衔接在濉溪县五沟镇庙前村,依托农业数字化云平台、万亩高标准全程机械化综合示范基地、高标准农田示范区现代农业发展综合基地建设,建立数字农业智慧农机大数据平台,为农机作业监管、农机调度提供信息化服务,解决“有机无活”和“有活无机”的困境,让更多的农机忙起来、动起来。

政策驱动,加快推进农机装备提档升级。突破传统作业模式引进智能装备。目前我县的农机服务组织已突破传统耕种收单一作业模式,积极引进无人植保飞机,北斗导航无人驾驶等先进装备,开展高效作业服务。大力发展“互联网+农机作业”,通过精准实施农机具购置补贴政策,鼓励农户使用智能终端、应用智能作业模式等新设备、新技术,持续增加大型农业机械、智能农机保有量,实现农机作业过程的智能管理和精准作业,从而大大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增加农民收入。2022年,共累计补贴各类机具 2989台,其中:大中型拖拉机308台、谷物联合收割机106台、玉米联合收割机231台、打(压)捆机80台、植保无人驾驶航空器91台。先后引进植保无人机、北斗导航无人驾驶辅助系统、深耕监测设备近400台,全县主要粮食作物综合机械化率达到99.65%以上,有效促进农业机械装备提档升级。

推广带动,积极搭建智慧农机推广平台。加大“互联网+”在农机作业中的推广应用。大力推广北斗、5G无人驾驶、远程监控、智能控制等技术在农机作业中的推广应用,引导高端智能农机投入农业生产。结合濉溪县机械化生产新技术新装备现场会、观摩会、农作物机收减损技能大比武、全县玉米全程机械化演示推介会、农机推广田间日等活动,为智慧农机、智能终端等生产企业搭建展销平台,组织开展无人植保机、自走式玉米收获机、联合整地机等智能作业机械现场展示演示,通过看得见、摸得着的增产增收实效,引导农民自觉自愿接受和应用新技术、新机具,累计助力企业销售近多万元的智能农机装备,全县农用北斗终端农机保有量达到600多台,提高了作业的精准度,提升了土地使用效率,降低了生产成本,助力粮食安全。

服务联动,大力营造农机安全应用环境。注重智慧农机手队伍建设和机具保养维修管理,强化数字化、智能化农机应用服务保障。组织农机技术人员上门服务,重点对农机库、储油设备(设施)等重要场所和农机作业主要环节进行安全检查,确保智慧农机装备的保管存放环境安全可靠,指导帮助农机合作社和农户及时进行农机具检修调试保养工作,“春耕”“三夏”“三秋”“冬管”期间共检修农机具16500余台(套)。采取线上授课、现场教学和实地操作相结合等多种形式开展开展农机安全知识及操作技能专项培训,累计培训农机手3200余人,有效提升农机人员操作技能,确保智能农机“拉得出”“用得好”“有效益”“促发展”。

凡市场星报、安徽财经网、掌中安徽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于市场星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者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帖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授权的媒体、网站,在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市场星报、安徽财经网或者掌中安徽”,违者本单位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分享到:

安徽财经网手机版

市场星报公众微信

市场星报微博

掌中安徽APP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