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星报、安徽财经网(www.ahcaijing.com) 、掌中安徽讯(苏瑞)近日,淮北市濉溪县四铺镇综合文化站免费开设暑期“非遗”小课堂,邀请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丁氏剪纸”代表性传承人丁兰云、省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商派面塑”市级代表性传承人刘海涛为小朋友们介绍剪纸、面塑知识,传授剪纸、面塑技艺,拉近了小朋友们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距离,体验到了传统艺术创作的乐趣。
(7月28日,小朋友们在安徽省淮北市濉溪县四铺镇综合文化站体验非物质文化遗产剪纸、面塑。)
剪纸是源于中国民间的一种传统艺术形式,距今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作为一种镂空艺术,它在视觉上给人以透空的感觉和艺术享受,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丁兰云老师详细为孩子们讲解剪纸的分类、题材、常用的剪纸方法,一边剪一边教大家剪纸的基本技巧和注意事项,以贴近生活的双喜字为基础,带领孩子们领略剪纸的魅力。
(7月28日,小朋友们在安徽省淮北市濉溪县四铺镇综合文化站体验非物质文化遗产剪纸、面塑。)
面塑,俗称“捏面人”,主要以面粉、糯米粉为主料,调入不同色彩的颜料和防腐剂,用手和简单的工具,塑造出各种栩栩如生的形象,是一种传统的民间手工艺术。商派面塑属安徽面塑艺人的正宗流派,迄今有200多年的历史,2017年入选安徽省第五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刘海涛老师用简洁的语言介绍了面塑的由来,随后给小朋友们发放制作面塑的材料和工具,并认真细致地讲解做面塑技巧。小朋友们在刘老师的指导下,经过捏、搓、揉、掀等手法,一个个可爱的小龙虾便脱手而成,在初步尝试中,学到方法、找到快乐,体会面塑艺术的创作过程。
四铺镇暑期“非遗”小课堂旨在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发展与保护,弘扬优秀传统文化,让更多优秀非遗文化走进百姓生活。在体验非遗文化的同时,镇工作人员还积极向孩子们普及“扫黄打非”知识,提高青少年抵制不良信息的能力,引导孩子们爱读书、读好书,文明阅读、绿色上网,在成长的过程中汲取优秀的文化正能量。下一步,四铺镇还将邀请粽编、夏派唢呐等非遗项目传承人入驻暑期“非遗”小课堂,向村民特别是青少年们传播非遗知识,传授非遗技艺,带领大家近距离接触、亲身体验优秀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