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地市 > 淮南 > 淮南新闻 > 正文

淮南大通法院:以“四高”标准开局,创新推动知识产权审判

2022-12-06 23:23:35 来源:市场星报   编辑:赵永莉   

市场星报、安徽财经网(www.ahcaijing.com)、掌中安徽讯 (芦习文 赵永莉) 2022年5月淮南市大通区人民法院承接知识产权案件集中管辖以来,坚持走服务创新之路,强化知识产权保护,成功对“古井贡酒年份原浆”等知名商标侵权纠纷进行司法确认,共受理知识产权案件112件,审结112件,结案率达100%,有力打击了知识产权侵权行为,为全市营造良好的法治化营商环境提供了有效的司法保障。

立足大局高起点谋划。陆续与淮南总商会、淮南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及各县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建立诉调对接机制,出台《关于建立健全知识产权纠纷调解协议司法确认机制的实施意见》(实施意见稿)等规范性文件,完善知识产权多维度协同保护机制,形成知识产权保护合力。在市级以及各县区市场监督管理局下设“知识产权纠纷人民调解委员会”,建立以法院为主导的“委托调解、调诉对接、巡回审理”模式,扩宽知识产权纠纷解决渠道,力求尽量通过调解的方式化解矛盾纠纷,创造和谐稳定的营商环境。该机制建立以来,大通区人民法院陆续向各调解委员会推送知识产权案件,到目前为止累计推送166件。

抓好主业高质量审判。结合知识产权审判工作的集中管辖、跨区域管辖和业务庭设置实际情况,在院长带头办理知识产权案件的基础上,打破庭室界限,在全院21名员额法官中经认真筛选,确定4名具有丰富审判经验的员额法官和2名年龄轻、素质高的法官助理组建知识产权审判团队,统一审理全市的知识产权民事、行政和刑事案件,实现“专业的法官审理专业的案件”,最大限度保证知识产权案件审理的质量和效率。院庭长主审、参审率达100%。同时,通过邀请市中院资深调解员开展调解技巧组织培训、组织知识产权审判团队前往知识产权审判经验丰富的外市兄弟法院考察学习等方式,有效提升了知识产权审判团队的专业化水平。

多元解纷高水准服务。完善法院与仲裁机构、调解组织的知识产权诉调对接机制,畅通非诉调解渠道,依法及时对已达成的调解协议进行司法确认。同时,为缓解案多人少矛盾,创新探索书记员配合调解和先行送达模式,构建“1+2+N”多元化解纠纷模式,即一名法官、两名书记员及多个人民调解员的组合配置。采取以书记员诠释法律法规为主,调解员开展伦理道德感化为辅的形式,强化诉调密切配合、资源互补、统筹衔接,达到“以调减诉、以裁促调”效果。对无法联系的当事人,采取由书记员先行送达再进行调解的方式,有效提高了案件的结案率和调解率。

府院联动高速度送达。主动将知识产权的审判工作融入基层社会治理格局,深入推进常态化府院联动工作机制,加强与公安机关和检察机关的沟通协调,畅通知识产权刑事案件办理流程,请求公安机关对无法联系的自然人被告进行协查,极大提高了送达效率。召开联席会议,与市市场监管局及大通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开展诉调对接,将知识产权保护关口前移,进一步预防和化解知识产权纠纷。截至目前,已委托市场监督管理局帮助寻找被告、进行沟通案件131件,委托当地公安机关协助调查被告信息案件68件。

凡市场星报、安徽财经网、掌中安徽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于市场星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者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帖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授权的媒体、网站,在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市场星报、安徽财经网或者掌中安徽”,违者本单位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分享到:

安徽财经网手机版

市场星报公众微信

市场星报微博

掌中安徽APP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