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地市 > 淮南 > 淮南新闻 > 正文

潘集区:志愿服务汇聚社会治理磅礴伟力

2022-10-31 12:52:58 来源:市场星报   编辑:赵永莉   

市场星报、安徽财经网(www.ahcaijing.com)、掌中安徽讯 (金银婵 赵永莉) 近日,淮南市潘集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区委宣传部联合举办了以“典型交流展风采 志愿服务落深处”为主题的志愿服务展示交流活动,现场气氛热烈,学习氛围浓厚,活动取得圆满成功。

近年来,潘集区始终贯彻落实党中央关于志愿服务重要讲话精神,在推进志愿服务制度化、常态化、品牌化上下功夫,为建设五大发展美好潘集助力。

建立机制 保障落实

按照淮南市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标准,潘集区充分发挥新时代文明实践载体平台作用,191个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都设有志愿服务站及志愿服务台,并张贴相应的工作制度、管理制度、培训制度、招募制度等,配备了老花镜、助听器等志愿服务器材,这不仅为志愿服务提供了平台,也为志愿服务活动规范化开展提供了保障。为激励全区志愿者更好服务社会,潘集区还建立了志愿服务激励机制,定期表彰志愿服务社区、组织及个人。

开展活动 常态推进

本次交流活动中的“爱心妈妈”项目自成立以来,几乎每月都会组织开展志愿活动。1月、2月“圆梦微心愿”,3月走进博物馆聆听党史……潘集区乡镇街道和常设的8支志愿服务队伍(理论政策宣讲、科普宣传、文化文艺、扶危济困、助学支教、医疗健身、卫生保护、法律服务)每月也都会常态化开展志愿服务活动,群众按需点单,每月形成菜单后在“潘集发布”公众号上发布、派单,活动结束后线上线下评单。截至目前,共发布菜单3110余次,为近96000余人次提供服务。通过常态化开展志愿活动,群众普遍反映道路变整洁了,邻里关系和谐了,精神生活丰富了。

挖掘典型 擦亮品牌

作为潘集区唯一一个街道,田集街道共有残疾人1500余人。他们的精神生活如何满足?自“小红船”手工坊项目成立,这个问题得到了很好解决。通过取得民政等部门支持,联系非遗传承人杨同林教残疾人剪纸技术,并通过义卖、参加比赛,加强了他们与社会联系,提升了他们的获得感与满足感。近年来,潘集区共培育出了“小红船”手工坊、“爱心妈妈”、“林场村的‘荣誉村民’”、文体文艺志愿服务项目、“映山红”青年志愿者队伍、“文明实践+红色教育”、各级好人模范服务队等14个志愿服务品牌。这些品牌围绕乡村振兴、文明创建等重点工作,着眼当下,深挖长效。

志愿服务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潘集区深入推进志愿服务建设,引导广大志愿者奉献爱心,不断营造“雷锋精神,人人可学;奉献爱心,处处可为 ”的氛围,汇聚社会治理磅礴伟力,以实际行动贯彻落实党中央会议精神。

凡市场星报、安徽财经网、掌中安徽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于市场星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者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帖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授权的媒体、网站,在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市场星报、安徽财经网或者掌中安徽”,违者本单位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分享到:

安徽财经网手机版

市场星报公众微信

市场星报微博

掌中安徽APP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