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星报、安徽财经网(www.ahcaijing.com)、掌中安徽讯 (王玉琪 张明月 赵永莉) 早晨8点,“老单”拎着帆布袋,推着自行车,跟往常一样,到了淮南市大通区人民法院人民调解工作室去上班,院门口已经有几名当事人排起了队伍。“厂里拖欠我的工资和养老金,您可得给我们评评理”!“什么情况?你们别着急,一个一个来说,我记一下”。老单笑着掏出了随身携带的笔记本,开始了一天的工作。
“老单”是名已经退休12年多的老法官,但很少有人知道,他还是名退伍军人。1974年入伍的他,从汽车连战士干到连长,不仅多次受到通令嘉奖,还荣立过三等功。退休前,他已在大通区法院工作了20余年,今年,是他“化身”调解员的第12年。从军官到法官再到人民调解员,变换的是岗位,不变的是为民服务的初心,在人民法院工作的三十多年里,他秉承着廉洁公正、司法为民的宗旨审结执行各类案件800余件,无一件错案。
“工资都拖了三年了!到底什么时候才能给我们辛苦钱?”“由于疫情原因,厂里受到影响,现在真得很困难。”2022年6月,因劳动争议问题而发生纠纷的18名当事人和厂方代表,正在大通区人民法院调解室里陆续进行调解,双方对工资数额都没有异议,但是工资到底什么时候支付,双方僵持不下。考虑到劳动争议牵涉的劳动者较多,群体性的影响大,既要保护劳动者合法权益,还要兼顾用人单位的生存。老单略一思忖,给出了自己的调解建议:”各位都是退休后留厂工作的老员工,再给厂里一些时间。过年之前先给一部分工资,剩余的分期给付。人无信不立,业无信不兴,如果厂里不能如期履行,可通过法院来强制执行。现在进入诉讼程序的话,会耗费更多的时间和金钱。”厂方代表考虑后也表示同意,双方现场签订调解协议后,大通区法院为他们出具了民事调解书,18名劳动者共计获得工资款、养老金等费用近63万元。
像这样的调解经常发生在老单的工作中,2019年盛夏,大通某小区将多位拖欠物业费的业主告上法庭。这些案件,涉案金额大多数在几千元左右,走诉讼途径不仅花费时间和精力,且业主大多会因拒绝按照合同缴纳物业费而败诉,还将缴纳超出本金的违约金和利息。为了尽快人性化地化解、预防这类纠纷,老单和他的金牌搭档人民调解员王福珍一起邀请了物业代表、住建委工作人员、居民代表到该小区,听取他们拖欠物业费的原因。而业主拒缴物业费的理由也是五花八门,小到猫狗扰民、鸡鸭成群,大到需申请房屋维修基金解决开发商遗留问题。有的居民反应小区绿化被毁、卫生环境脏乱差;有的反应家中财物被盗,安全防护不到位;有的反应楼顶漏水、墙面被毁……老单一边记,一边向业主释明维护合法权益的正当途径:属于相关职能部门管理的问题,可以向有关部门反应,督促物业公司予以整改;属于物业公司服务存在瑕疵问题,业主可以通过沟通、协商的方式,要求物业公司对其服务予以完善,但不能以此作为拒交物业费的理由对抗。遇到有争议的地方,直接请业主带路现场查看。烈日炎炎,已年过花甲老单的制服早已被汗水浸透,在往返多个业主的家中实地查看后,与物业公司沟通解决方案,仅用一天半的时间,就有36户居民及时补交了物业费。物业公司也及时的对之前管理和服务态度上的不足向业主们致歉,并表示对于业主们反映的问题会积极面对,尽快解决。
“是你们帮我们解决了问题,真的是太感谢了。”金奖银奖不如老百姓的夸奖,金杯银杯不如老百姓的口碑。群众的肯定是杆秤,体现着对老单调解工作的肯定。每年老单都要接待群众2000多人次,有婚姻家庭,有邻里矛盾,也有损害赔偿、信访接待的各类问题。他常跟年轻法官交流心得,“做人,要坦荡有品;做事,要清白无私。调解工作不仅要真诚待人、胸怀群众,还要坚持公平公正,无偏私之心。把为群众服务视为终身事业,心中有民,倾注真情,才能不辜负党和人民群众的信任,让组织放心,让人民满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