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整个公共资源交易过程中,招标文件是交易活动开始的基础,是交易活动当事人的行为准则和评标的重要依据;招标文件编制的质量和深度,关系着整个交易工作的成败和营商环境政策落到实处的关键。合肥经开区在持续做好招标文件双随机抽查基础上,工作重心前移,在招标文件公告前,从文件规范性、营商环境政策落实、采购需求物有所值体现等方面对招标文件进行前置审查。
使用“放大镜”审查全覆盖。对代理机构所有交易项目从招标公告、资格条件、采购需求、评分细则、合同条款等着手,重点审查是否存在设置不合理限制情况,严格禁止在公共资源交易信息发布、投标人资格条件确定和资格审查、评审标准等方面,对不同企业实行差别待遇或歧视待遇;严禁以所有制形式、组织形式、股权结构、产品品牌以及其他不合理的条件对投标人予以限定,审查的问题及时督促整改到位,切实保障企业公平竞争。
使用“显微镜”细节不放过。招标文件中往往因为条款表达不清、前后表述矛盾和技术参数描述不准等情况,造成项目因需要修改和澄清而延期,增加项目交易周期。审查工作着眼细微处,从字体格式规范、顺序编号正确、计量单位使用准确等方面入手,提高招标文件编制的严谨性。
使用“滤光镜”过滤清壁垒。结合负面清单内容,重点清理公共资源交易领域妨碍统一市场和公平竞争的各项壁垒,全面清理各类资格库、备选库、名录库等投标人库作为参加公共资源交易活动的资格条件;严格筛查要求投标人在公共资源交易活动前进行不必要的登记、注册,或要求设立分支机构、设置或变相设置进入本地公共资源交易市场的障碍,充分保障各类市场主体平等参与公共资源交易竞争。
(蔡青松、徐丹、方露、齐婷)
凡市场星报、安徽财经网、掌中安徽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于市场星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者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帖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授权的媒体、网站,在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市场星报、安徽财经网或者掌中安徽”,违者本单位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