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地市 > 阜阳 > 正文

阜阳:科技创新引领高质量发展 “栽树引凰”让梦想“落地开花”

2022-09-08 09:05:40 来源:市场星报   编辑:田双   

工作人员进行电感产品检测

叠放整齐的智磁新材料产品

市场星报、安徽财经网(www.ahcaijing.com)讯(记者 唐朝/文 高斌/图)在位于阜阳市颍泉经开区的安徽智磁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生产车间内,一卷卷质地像钢卷尺一样的材料吐出,缠在了一个铁棒上。这是该公司研发的科技产品——纳米非晶材料,是由铁、硅等6种元素在1000多摄氏度高温下于千分之一秒内冷却凝固形成。

2018年,北京大学博士邓毕力带着智磁纳米晶技术来到阜阳市,创建了安徽智磁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开启了技术成果产业化征程。近年来,阜阳市以科技创新引领高质量发展,正吸引着越来越多的项目签约落地,成为更多优秀人才的选择。

入选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名单

2022年8月,国家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布第四批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名单,安徽智磁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成功入选。

位于阜阳市颍泉经开区的安徽智磁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专注于研发生产纳米晶、非晶新材料及其元器件的高新技术企业。该公司源自北京大学科技园,总部位于北京中关村,是阜阳市重点引进的智能制造企业。

该公司副总经理罗顶飞介绍,纳米晶是一种新型合金材料,与传统材料相比,纳米晶材料具有质量轻、体积小、性能高等优点。只要有电的领域都有纳米晶材料运用的空间,比如手机无线充电、新能源汽车和充电桩、智能家电等。

凭借一期奠定的坚实基础和二期扩产,今年前5个月,企业产值已超去年同期一倍多。目前,企业生产的高性能纳米晶带材产品跃居国内细分行业前列,全年有望实现产值上亿元。

早在2020年,安徽智磁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生产的高性能超薄纳米晶带材的市场占有率就跃居全国前三。截至目前,获批授权成套知识产权20余项,得到科技部重点专项、省重大新兴产业专项、省扶持高层次科技人才团队在皖创新创业等重大项目立项支持……依托这些优势,目前企业主营产品销售收入年复合增长率超过350%。

经过数年的发展,智磁新材料产业化项目已入选安徽省第四批重大新兴产业专项,也是金属软磁方向的唯一承担单位。

北大博士的梦想在阜阳“落地开花”

高性能纳米晶带材是综合磁性能最优的新一代金属软磁材料,其技术曾长期被美国和日本垄断,国内虽然实现了产业化,但相比于高速增长的市场需求,供给相对不足,高性能超薄带材产品长期依赖进口。

邓毕力从北京大学工学院能源与资源工程系博士毕业后,就一直在北京从事新材料和节能环保领域的相关工作。2015年,邓毕力带领团队开始专注于非晶合金材料的技术研发,历经多年的技术攻关,研发出国际先进的超薄纳米晶带材制备技术工艺和成套装备。

“非晶材料是近些年逐渐兴起的一种新型金属软磁材料,可以应用于智能手机无线充电、汽车电子、智能家电、新能源等新兴领域。”邓毕力介绍道。

2018年8月,带着科研成果,邓毕力来到阜阳市这片热土,创办了安徽智磁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在颍泉经开区正式开启技术成果产业化征程。2020年5月,邓毕力所主持的“千吨级纳米晶软磁合金极薄带材技术研发项目”成功入选国家科技部重点研发专项。

从新材料和节能环保相关科研到纳米非晶材料靶向研发,从单纯的科研技术人员到科技企业创始人,从“孤军奋战”到搭建团队、成立公司……“80后”北大博士邓毕力用7年的时间,让从北京“起飞”的梦想在阜阳市“落地开花”。

“2022年,公司产能预计将扩大一倍,目前也在与相关部门对接,准备启动新的产业园区规划建设。”如今,邓毕力已将自己定位为一名“新阜阳人”。

邓毕力表示,作为一名从事新材料领域的研究者、生产者,自己深知“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不论是技术提高,还是企业发展,只有“钻”进去了,才能有所收获。“未来,我们仍将秉承‘工匠精神’,继续攀登下一个高峰。”邓毕力说道。

凡市场星报、安徽财经网、掌中安徽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于市场星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者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帖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授权的媒体、网站,在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市场星报、安徽财经网或者掌中安徽”,违者本单位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分享到:

安徽财经网手机版

市场星报公众微信

市场星报微博

掌中安徽APP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