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星报、安徽财经网(www.ahcaijing.com)、掌中安徽讯(记者 秦缘)8月25日下午,“安徽这十年”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举办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专场,安徽省发改委党组书记、主任陈军表示,回顾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历程,安徽从长三角的“旁听生”变成“插班生”再到“正式生”,在其中得到了很多发展机遇和政策红利。
合肥、上海张江“两心”同创
会上,记者了解到,共建长三角科技创新共同体、长三角国家技术创新中心,推动合肥、上海张江“两心”同创,加快推进19项科技创新联合攻关项目,中国科大联合中科院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等单位成功研制“祖冲之二号”“九章二号”量子计算原型机。实施科技创新“栽树工程”,高水平打造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五大研究院,布局建设12个大科学装置,构建世界一流大科学装置集群,谋划建设“科大硅谷”等一批新型研发机构,12项科技成果获国家科学技术奖,区域创新能力连续10年稳居全国第一方阵。上半年,全省技术合同成交额750.2亿元、增长25.6%,发明专利授权量1.29万件、增长12.6%,实用新型专利授权量5.9万件、增长23.3%。
推动三次产业高质量协同发展
开展三次产业高质量协同发展行动计划。科技强农、机械强农、制造业提质扩量增效、服务业锻长补短全面推进,今年夏粮产量居全国第3位,上半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规模以上服务业营业收入增速均居长三角第1位。聚焦十大新兴产业推进“双招双引”,上半年沪苏浙在皖投资在建亿元以上项目3058个,实际到位资金5243.8亿元、增长23.1%,占全省比重57.4%、同比提高1.8个百分点。着力打造产业合作载体,提质升级皖北集聚区“6+2+N”产业承接平台,牵头壮大G60科创走廊5个产业联盟和6个示范园区,首批18个省际产业合作园区建设取得实质性成效。
建设绿色美丽长三角
夯实绿色发展本底,协同推进跨界水体保护,加快新安江—千岛湖生态保护补偿试验区建设,新安江水质优良比例持续保持100%。共抓长江大保护,开展“十年禁渔”跨区域联合执法,长江流域水质优良比例提高到87.5%,生物多样性加快恢复,野生江豚群嬉景观再现。大力构筑长江、淮河、江淮运河、新安江四条生态廊道和皖西、皖南两大生态屏障,深化新一轮林长制改革,加快实施“五大森林”行动,上半年完成人工造林14.2万亩,封山育林21万亩,农田防护林网建设50万亩。
打造改革开放新高地
积极参与共建“一带一路”,牵头成立长三角、中部地区国际商会联盟,合肥中欧班列累计发运超过2500列。共同组建长三角自贸试验区联盟,深化各片区战略合作,上半年自贸区进出口总额增长28.5%。积极对接上海金融资源,上交所科创板上市皖企16家,位居全国第7,设立长三角资本市场服务基地合肥、皖北(蚌埠)、皖南(黄山)、皖西南(安庆)4个分中心。加强重大基础设施互联互通,“轨道上的长三角”跑出加速度,高铁运营总里程位居全国前列,长三角世界级港口群、机场群加快构建,合新高铁、滁宁城际、合肥国际航空货运集散中心、芜湖马鞍山江海联运枢纽等一批标志性重大工程加快推进,引江济淮世纪工程年内将实现江水北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