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奋进新征程 建功新时代 > 正文

【奋进新征程 建功新时代·伟大变革】勇于突破 努力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2022-03-25 08:53:19 来源:央视网   编辑:杨蕊   

央视网消息(新闻联播):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华民族奋斗的基点是自力更生,攀登世界科技高峰的必由之路是自主创新。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我国把科技自立自强作为国家发展的战略支撑,在基础科学和前沿技术领域不断突破,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的自主创新之路。

海拔4410米的四川稻城海子山上,世界上规模最大、灵敏度最强的“高海拔宇宙线观测站”正在进行新一轮科学观测。而它的核心部件,也就是能让观测设备更加“耳聪目明”的光电倍增管已经实现全部国产化。对中国科学家来说,自主生产这一核心器件在十年前还只是一个大胆的设想。

基础研究是科技创新的源头,但是无法一蹴而就。一个小小的高能物理实验通用部件——光电倍增管成为了亟待自主创新的关键点。2013年,习近平总书记来到中国科学院考察,在中科院高能物理所提出,必须树立雄心、奋起直追,推动我国科技事业加快发展。这句话给高能物理所团队极大的鼓舞。为早日解决大型科研装置中核心技术问题,高能物理所加快研发,经过无数次的实验,最终研制出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光电倍增管。

2020年,经过长时间的探索和联合攻关,15000只国产20英寸光电倍增管生产完成,准备使用在我国第二代中微子实验——江门中微子实验中。仅这一项,就比采购国外设备节省数亿元。“关键核心技术是要不来、买不来、讨不来的,非走自主创新道路不可。”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科技工作者在基础研究、核心关键技术上不断创新,勇于突破。创下中国最深载人深潜纪录的奋斗者号核心部件国产化率超过96.5%,在材料、声学等领域均取得了前沿突破。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全球组网完成,核心部件实现百分之百国产化。中国科学院“80后”科学家金魁用近6年时间,带领团队制作了世界上最尖端的材料基因实验设备,揭示了一个十年未解的高温超导定量化物理规律。

核心技术自主创新能力的提升也有赖于国家投入的增加。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全社会研发投入从2012年10240亿元增长到2021年27900亿元,其中基础研究投入从498亿元增长到超过1600亿元,是十年前的3.4倍。我国投入运行和在建的大科学装置从屈指可数增加到50多个,基础研究和战略前沿突破能力大幅提升,为伟大变革、筑梦强国奠定新基。

视频请点击

https://news.cctv.com/2022/03/24/ARTI3018nwoM5WqT3N1N1oJz220324.shtml

凡市场星报、安徽财经网、掌中安徽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于市场星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者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帖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授权的媒体、网站,在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市场星报、安徽财经网或者掌中安徽”,违者本单位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分享到:

安徽财经网手机版

市场星报公众微信

市场星报微博

掌中安徽APP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