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江县雷池镇自开展“四事四权”工作法以来,坚持党建引领,以网格管事、群众议事、五老调事、支部理事为主要内容,保障群众对村级事务知情权、决策权、参与权、监督权,以将心比心的态度、马上就办的速度、办就办好的力度,切实解决群众的实际问题。
“织”好网格来管事。织好网格推进村务自治规范化,突出精准管理,靶向发力。坚持一个原则。坚持“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的原则,形成有组织、有领导、有部署、有落实的多方联动、协助配合治理新格局。突出两个重点。树立网格化管理思路,在网格设置和队伍建设上重点发力。科学合理设置网格,做到网格全覆盖、管理全方位、服务全天候;打造过硬队伍,一级网格长由蹲村点长担任;二级网格长为村(社区)党组织书记;同时,各村(社区)明确专人担任网格信息员;三级网格长为各片片干。打造三级网格。镇级层面设置一级网格,村(社区)设置二级网格,村以下划片设置三级网格,按照“多网合一、一员多能”的要求,将各类网格整合成“一张网”。
“聚”好群众来议事。落实互评互议,推进协商议事民主化。对涉及群众利益面广、情况较为复杂的事项,坚持“有事好商量”的原则,主动回应群众诉求和需求。通过“乡村大讲堂”、“板凳会”等新形式解决民忧,引导群众共商共议、参与推动、实施监督。打通联系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激发群众主体力量,提高基层治理能力。把问题晒在阳光下、摆到桌面上,让当事人身边的群众或当事人的亲朋好友进行评判,从而达到说服教育、定分止争、和谐融洽的目的。发挥“两商衔接”平台作用,健全村(社区)议事协商制度,广泛宣传法治思想理念,引导群众尊法学法守法用法。加强对村(社区)小微权力的监督,通过小微权力“监督一点通”服务平台,督促及时公开小微权力运行过程和结果信息,接受群众监督,促进村(社区)事务公开透明运行。
“组”好五老来调事。发挥先进典型,推进基层治理现代化。由网格员牵头,根据群众需求在网格群发布议题,随机邀请村(居)民代表、五老(老党员、老干部、老退伍军人、老教师、老模范)乡贤等参会,人数从三至五人到十几人不等,与群众围坐一圈“开会”,共同议事,通过互相沟通,有效解决问题。对于“板凳会议”中解决不了的问题,由网格长做好会议记录,将群众意见反馈至村,村(社区)召开两委会协商解决。采用“党委带动+支部推动+党员促动+党群互动”的“四动”工作模式和“会前有摸底、会上有互动、会后有反馈”的“三有”议事机制。
“用”好支部来理事。严格闭环管理,推进问题解决高效化。针对报告事项,村(社区)党组织迅速反应,集中开展问题分析、任务分办,安排“两委”成员领办、督办、联办,构建“收集汇总—研判交办—办理反馈”的工作闭环。始终践行“四议两公开”,涉及村(社区)治理重要事项、重大问题都要由党组织研究讨论后按程序决定。不断健全以党组织为领导的村(社区)组织体系,注重把党组织推荐的优秀人选通过一定程序明确为各类组织负责人。采取优秀村(社区)党组织书记面对面授课等方式,强化村(社区)党组织书记能力建设。落实“党建+信访”工作机制,严格执行平安建设工作“一票否决”和责任追究制度,落实领导接访、带案下访制度,及时解决群众信访诉求,压实管控责任,采取日常排查、集中排查、重点排查和专项排查相结合方式,做到矛盾纠纷和隐患问题早发现、早控制、早解决,对排查出来的矛盾纠纷和信访问题统一受理登记、集中梳理交办、依法及时办理,切实做到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乡、矛盾不上交。(童文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