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地市 > 安庆 > 正文

怀宁县茶岭镇:一颗紫薯激活一个大产业

2022-11-25 09:31:06 来源:市场星报   编辑:熊志伟   

在安庆市怀宁县茶岭镇年丰村紫薯基地,初冬的暖阳洒在绿油油的紫薯叶子上,显得生机勃勃。年丰村书记王小云看着这最后50多亩的紫薯明天订单企业来收购了,今年种植的200多亩紫薯就全部销售一空,她心里盘算着今年紫薯的收入,喜不自禁,充满着对紫薯产业发展的憧憬。

王小云介绍,年初,年丰村集体经济联合社流转了200亩闲置土地用于种植紫薯。在农业技术人员指导下安排专人精心管护,虽然受到干旱的影响,但是紫薯每亩的产量在3000斤左右,预计为集体经济增收20余万元。

年丰村把没有经济价值的荒山荒地流转到村集体,栽种紫薯发展集体经济,同时紫薯基地还能吸纳周边富余劳动力就业,既解决了村民就近就业的问题,又带动了乡亲们增收致富。一大早,年丰村村民汪甜花来到家门口的紫薯基地,为明天农机挖紫薯做准备。“我长期在这里做工,从春天栽种、除草到下半年收获、销售,一年有1.5万元收入左右。”汪甜花说,“这里以前可不是这样景象,这里是杂草丛生的荒山一片,环境差,现在好了,通过土地流转种上了紫薯,环境变好了,又有收成,我们村民在家门口紫薯基地上班,既能增加收入,又能照顾家庭。"

去年,茶岭镇坚持以党建引领促发展,通过走出去学习,请进来把脉的方式探索集体经济发展新路径,在年丰、同形、茶岭和万福等四村(居)积极尝试,通过自主经营,种植紫薯230多亩,初见成效,其中年丰村紫薯种植面积突破100亩,纯收入超15万元,典型经验在怀宁县得到推广。2022年茶岭镇党委政府决定顺势而上,扩大再生产,强力推动各村(居)大力推进土地流转,向荒山荒地要效益。各村(居)通过流转荒废山场资源,目标锁定怀宁县政府大力推广的紫薯种植,今年11个村(居)栽种紫薯面积超过1400多亩,紫薯经济成为带动村集体经济发展"新引擎"。

"今年种植紫薯给茶岭镇集体经济带来创收200多万元,同时通过土地流转和劳务增加老百姓收入100多万元。"茶岭镇分管领导郑朝红副书记说,"下一步我们将继续扩大紫薯生产规模,延长产业链,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强化紫薯基地精细化管理,做优一产;加大深加工企业招引力度,加快产品精深加工,做强二产;推进产业与其他产业深度融合,持续做好宣传及市场营销,做精三产,力争创新品牌,高质量推动紫薯产业发展,全力打造名优的特色紫薯产业。" (董知明)

凡市场星报、安徽财经网、掌中安徽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于市场星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者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帖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授权的媒体、网站,在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市场星报、安徽财经网或者掌中安徽”,违者本单位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分享到:

安徽财经网手机版

市场星报公众微信

市场星报微博

掌中安徽APP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