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新区从一座山两条路到省内“N最”国家化工新材料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
9月6日上午,安庆市委宣传部举办创新宜城第二场新闻发布会,会上安庆高新区十年来的瞩目成就引起关注。
安庆高新区前身系2010年1月成立的安庆市承接产业转移集中示范园区,2013年正式更名为安庆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十年来,高新区投资建设高歌猛进,发展变化日新月异。总规划面积由1.02平方公里,增加到110平方公里,包括凤凰、山口、皖河和洪铺江镇四个片区,是安徽省规划面积最大的化工园区。
从最初的“一座山、两条路”,到如今集水、电、热、气、污、管廊、码头、消防、固废中心以及工业气体十大配套为一体。高新区已建成安徽省批复面积最大、公共配套最完善、发展规模最庞大、产业层次最高的化工园区,成为是安庆市乃至安徽省未来化工新材料产业发展最重要的增长极。
十年间,高新技术产业产值从19亿元,增加到123.77亿元;全社会研发投入从20万元,增加到5.2亿元;高新技术企业从1家,增加到49家;科技型中小企业从1家,增加35家;省级研发机构从1家,增加到21家。2019年,园区被科技部认定为国家化工新材料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
十年间,安庆高新区已荣登长江经济带5大炼化基地、全国重要的石油化工产业基地、中国化工园区30强、国家级化工新材料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国家循环化改造重点支持园区、安徽省三大新型化工基地之首、安徽省三大化工产业集聚基地之一、安徽省认定的第一批化工园区之一、安徽省政府与中石化集团公司战略合作园区、安徽省唯一化工新材料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发展基地、安徽省首批14个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发展基地之一(化工新材料)、皖江城市带重要的化工新材料基地,长江流域承接产业转移的优选之地,是安庆市战略性新兴产业基地和自主创新的先行区和示范区。
园区目前入驻供地类工业企业73家,其中化工新材料企业59家,生物医药企业14家;外资企业9家,上市企业19家,外资、上市公司占比已达38.3%;来自长三角、珠三角的企业数已超过60%。
这十年,高新区经济稳中求进,实力日益彰显,完成了从投资建设期向快速发展期的转变。截至2021年,高新区规上工业产值143.35亿元,同比增长33.61%,10年间年复合增长率达27.9%;规上工业增加值30.19亿元,同比增长13.84%,10年间年复合增长率达28%;固定资产投资47亿元,同比增长50.5%,10年间年复合增长率达21.34%。2019年财税体制改革,高新区设立一级财政,财政收入增速连续三年稳居全市第一。历经十年发展,高新区企业数由原来不足10家增加至目前的180余家,规上工业企业增至53家。(记者 王汝华 熊志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