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地市 > 安庆 > 正文

栉风沐雨 砥砺前行“安庆这十年”系列主题新闻 首场发布坚持工业兴市不动摇

2022-09-05 17:46:12 来源:市场星报   编辑:熊志伟   

市场星报、安徽财经网(www.ahcaijing.com)讯(记者王汝华 熊志伟)9月2日上午,安庆市委宣传部举行创新宜城首场新闻发布会,拉开了“安庆这十年”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的序幕。

十年栉风沐雨,十年砥砺前行。党的十八大以来,安庆市始终坚持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以改革创新为根本动力,瞄准“进百强、上台阶”目标,坚持工业立市兴市强市不动摇,聚焦联动长三角与中部地区的区域重点城市定位,抢抓长三角一体化发展、长江经济带发展等国家战略机遇,奋力打造“五大宜城”,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据了解,十年来安庆工业在新起点上,树牢“工业立市、兴市、强市”思想,围绕新发展理念,扎实推进工业提质扩量增效,在“进百强、上台阶”中积极展现工业担当。全市经信系统始终坚持项目强基础、育企增动能、创新添活力、服务增保障工作理念,推动工业结构持续优化升级,取得了良好的成效。规上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9%以上,规上工业总产值突破2700亿元,制造业占GDP比重达32.7%,高于全省平均6.3个百分点。今年1-7月份,全市规上工业总量占全省的比重达到6.6%,全省第5,稳居省内第一方阵。

为推进重点技改项目规上工业企业全覆盖,制定《安庆市大规模实施新一轮技术改造推进方案》,每年滚动实施100个亿元以上网络化、数字化、智能化、绿色化等“四化”改造项目,石化800万吨炼化一体化、神皖电厂二期、曙光煤制氢等一批重大技术改造项目建成投产,全市技改投资年均保持两位数以上增长。

十年来,为实现企业规模持续壮大和市场竞争力不断增强,安庆聚焦强企,培大育强。在支持企业做大做强方面,始终把重点企业、骨干企业发展作为支撑工业稳增长的主要力量,全力打造工业“甲级队”,全市10亿元以上企业达到19户,华茂集团、集友新材料、华业香料、玉禾田、宏宇五洲等5家企业实现主板上市,安庆石化、环新集团、华茂集团等入选全省制造业50强,泰发能源、汇通汽车部件等6户工业企业入选省百家优秀民营企业。在支持企业做精做优方面,引导企业把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作为发展的生命线,22家企业入选省工业“三品”示范企业,15家企业入选工业和信息化领域标准化示范企业,61个产品进入安徽工业精品名录,省级新产品以每年近30个的速度不断涌现,安庆制造的知名度和美誉度持续增强。

十年来,为构建以平台为支撑、以技术为引领、以产品为竞争力的工业新生态,安庆聚焦技术,创新创造。创新平台方面,十年间,全市87户企业获得省级企业技术中心认定,45户企业获得省级工业设计中心认定,8户企业入选省级新型研发机构,8家企业建成省工程研究中心,培育了华茂集团国家企业技术中心、环新集团国家技术创新示范企业、红爱实业国家服务型制造示范企业等“国字号”创新“领头羊”,环新集团成功创建省内唯一的汽车活塞环创新中心。技术创新方面,引导企业勇闯核心技术“深水区”“无人区”,聚焦“卡脖子”领域,凝心聚力开展技术攻关。24家企业入选省技术创新示范企业,14项技术和产品获准开展安徽省2021年重点领域关键核心技术揭榜任务,36个产品入选省首台(套)、首批(次)、首版(次)产品推广目录。企业创新方面,开展科技型中小企业孵化、规上企业创新能力建设、高新技术企业倍增、创新型领军企业培育“四大行动”,规上企业中有研发活动企业比例38.6%、有研发机构企业比例43.4%,高新技术企业达到488家。

十年来,为推动汽车及零部件、化工新材料为支撑的主导产业和县域特色产业竞相发展、相辅相成,安庆聚焦产业,锻长补短。进展一是千亿产业基础进一步夯实,江淮新能源、振宜汽车、福田雷萨等整车项目先后落地安庆经开区,推动安庆打造安徽汽车产业“第三级”;艾坚蒙、会通新材料、兴达泡塑等一批10亿元以上重大项目落户安庆高新区,石化百亿技改项目加速建设,全国重要的现代绿色安全综合性化工产业基地建设步伐不断加快。2021年,汽车及零部件、化工新材料分别实现规上工业产值258.8亿元、897亿元。进展二是特色产业活力进一步增强,实施“专精特新”园区培育工程,推进桐城塑料包装、潜山刷业、怀宁纸塑、太湖功能膜等特色产业集群集聚发展,打造国内知名、省内有分量的特色产业样板。潜山源潭荣获“中国刷业之都”称号,桐城软包装小镇成功入选省级特色小镇,太湖功能膜、怀宁和岳西汽车零部件、潜山制刷、桐城节能环保、望江纺织服装等一批产业集群入选省级县域特色产业集群。

十年来,为推动工业与数字经济、工业互联网、节能环保深度融合,安庆聚焦新模式,转型升级。智能化方面,制定《安庆市智能工厂和数字化车间认定管理暂行办法》,通过举办工业数字经济大讲堂、邀请专业机构现场诊断、开展专家评审等形式,深入推进制造业智能化转型,累计培育省级智能工厂14个、数字化车间66个,数量均居全省第四。环新集团、华茂集团、红爱服饰入选国家智能制造试点示范项目,华茂新型纺纱智能化改造项目荣获“中国工业大奖”,成为全国纺织行业唯一一家获此殊荣的企业。数字化方面,深入开展安庆市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三年行动,推进安庆工业大脑与省“羚羊”平台深化合作,建设区域型工业互联网平台,建成桐云科技、红爱实业、百世佳分别入选加快区域型、行业级、企业级工业互联网平台,全市“宜企登云”企业近2600家,建成5G基站4600多个。绿色化方面,桐城经开区通过国家级绿色园区认定,培育国家级绿色工厂13家,省级绿色工厂33家,24个产品获得国家绿色设计产品称号。推动节能新产品、新技术、新设备和新材料推广应用,400余个项目入选全省工业领域节能环保产业“五个一百”推介目录。全市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逐年下降。

十年来,为激发民营企业创业热情,成就企业家创意创新创造,推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安庆聚焦民营经济,提质扩量。成效一是企业数量迈上新台阶,全市私营企业数达到11万户,是“十一五”末的近5倍;民营经济GDP突破1700亿元,达到1740.2亿元,年均增长10%以上;民营经济占全市GDP比重达到65.5%,提高10个百分点。成效二是发展质量踏上新平台,实施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倍增行动,建设一支省级“专精特新”企业、“专精特新”冠军企业、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组成的优质企业纵队。十年间,累计培育省级“专精特新”企业269家,省专精特新冠军企业28家,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36家、国家重点“小巨人”企业9家,数量均居全省第3。

十年来,为帮助解决企业关心的大事、要事和关键小事,安庆聚焦服务构建了“清”“亲”政商关系,打造优质营商环境,倾心贴心。首先是强化政策服务。2013-2020年,连续8年制定出台安庆市加快工业发展政策,支持企业稳增长、降成本,实现高质量发展。累计奖补项目7600多个,奖补资金达21.1亿元。引导全市工业企业锚定制造强省、民营经济、工业互联网等省级政策支持方向,谋划实施一批高质量发展项目,争取省级资金扶持。2017年以来,工业企业累计获得省级政策资金6.8亿元,资金量居全省前列。再是提升企业家能力。聚焦企业家素质建设,通过开展工业数字经济大讲堂、专精特新培训班、赴长三角调研考察、组织企业家赴知名高校参加学习培训等多场次、多领域培训交流活动,年培训企业家超1000人次,加快打造一支具有宽广国际视野、独特战略眼光、开拓创新精神的企业家队伍。

当前安庆仍处在工业化加速发展的重要历史时期,“进百强、上台阶”的发展目标,促使全市埋头苦干、奋勇前行。正因为踔厉奋发、笃行不怠的拼搏精神引来了正威潜阳产业园、美的威灵新能源汽车零部件、国轩新能源、潜山慧儒铜箔、江淮新能源乘用车、集泰股份、力翔新能源等一批100亿级、50亿级、30亿级重大项目落地开工建设。

据悉,“安庆这十年”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将重点围绕创新宜城、开放宜城、文化宜城、生态宜城、幸福宜城五个方面,邀请39家市直单位和安庆经开区、安庆高新区分别举行专场新闻发布会,向社会各界全方位介绍党的十八大以来安庆各项工作取得的成绩。

凡市场星报、安徽财经网、掌中安徽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于市场星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者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帖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授权的媒体、网站,在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市场星报、安徽财经网或者掌中安徽”,违者本单位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分享到:

安徽财经网手机版

市场星报公众微信

市场星报微博

掌中安徽APP下载